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卢龙县

卢龙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新昌县置,属平州。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大业初为北平郡治。隋末改为肥如县。唐武德二年(619)复名卢龙县,为平州治。元为永平路治。明为永平府治。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北部。属秦皇岛市。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41.7万。辖6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卢龙镇。西汉置肥如县,治今县北,属辽西郡。北魏析置新昌县,治今县,为北平郡治。隋开皇六年(586年)肥如县省入新昌县;十八年(598年)新昌县改名卢龙县。因县城西傍古漆水(今青龙河)得名。《卢龙县志》载:卢者黑也,龙者水也,北人谓黑水为卢龙。唐为平州治。北宋改卢龙县为卢城县,金复名卢龙县。蒙古为兴平府治。元先为平滦路治,后为永平路治,明、清为永平府治。1913年裁府,为卢龙县。1914年属直隶省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7年属晋察冀边区。1948年划归河北省唐山专区。1958年并入昌黎、迁安二县。1961年复置,属唐山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划归秦皇岛市。地处燕山南麓低山丘陵区,有滦河、青龙河、西洋河等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甘薯、玉米、高粱、小麦、稻等。为省商品粮、牛、猪生产基地县。以加工淀粉制品著名,有“粉乡”之誉。盛产苹果、核桃、葡萄。有水泥、化工、食品等工业。京哈、京秦铁路及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昌卢等公路经此。古迹有长城、石经幢。


猜你喜欢

  • 过埠镇

    明代称为过步。即今江西崇义县西北过埠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8:崇义县“西北路自茶亭垇分路北行十里至南村,又五里至过埠墟”。在江西省崇义县中北部、上犹江两岸,东有陡水水库。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

  • 甾丘县

    西汉置,属楚国。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六十六里支 (甾) 河乡城孜集。《水经·睢水注》:渒湖水 “西届彭城甾丘县之故城东”。东汉改为菑丘县。古县名。甾,一作菑(《续汉书·郡国志》)。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宿州

  • 留口镇

    北宋置,属石埭县。约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六十里七都镇附近。《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留口镇 “在石埭县 (广阳镇) 西南。《九域志》: 石埭县有留口镇,久废”。古镇名。在今安徽省石台县东。北宋属石埭县。清

  • 玉龙镇

    清置,属盐亭县。即今四川盐亭南玉龙镇。嘉庆《四川通志》卷29盐亭县:玉龙镇“在县南八十里”。(1)在重庆市大足县东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玉龙场,人口 3020。清乾隆年间建

  • 马坡墟

    即今广西陆川县西北马坡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陆川县图:西北有马坡墟。

  • 勒马寨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一百里。《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 勒马寨,“成化二年,韩雍平大藤峡,议移周冲巡检司于勒马滩,即此”。

  • 石咀头镇

    即今安徽庐江县北石头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庐江县《乡镇图》:北有石咀口。

  • 锦溪关

    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东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90淳安县: 锦溪关在县东六十里,“其地有小溪岩,怪石巉岩,水陆皆险。嘉靖中,置关于此,以御矿寇,因改今名。下有小溪渡”。今为千岛湖码头。

  • 赖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石门隘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北三十八里万峰乡。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宝庆府二》:石门隘“在新宁县西。有土城。明尝移武冈州巡司于此。后巡司仍归州,设隘长、统制、大绢等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