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支线
自今山西原平市东北至阳明堡 (今代县西南阳明堡镇)。长35.3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1937年建成。今为京原线的一段。
自今山西原平市东北至阳明堡 (今代县西南阳明堡镇)。长35.3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1937年建成。今为京原线的一段。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坚城集“在县西大河北岸,西接虞城县界,旧为大河冲要”。
元置,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清一统志·开化府》: 教化三部废长官司 “在今府治 (今文山县)。唐时强现蛮居此,元为强现三部,隶临安宣慰司,明改为长官司。《府志》: 三部: 教化、强现、牙车,三部也。司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芙蓉洲“在城西二里,与玉京山相连”。
①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 《水经·㶟水注》:温泉水 “上承温泉于桥山下。《魏土地记》 曰: 下洛城东南四十里有桥山,山下有温泉,泉上有祭堂”。《魏书·太宗纪》: 泰常七年(422),如广宁
①亦名虞山、吴坂、虞坂、盐坂。中条山支脉。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跨夏县、平陆界。《续汉书·郡国志》:河东郡大阳县有吴山。②即首阳山。又名雷首山、历山。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史记·五帝本纪》:“舜
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前547),“齐乌余以廪丘奔晋,袭卫羊角,取之”。杜注:“今廪丘县所治羊角城是。”《晋书·地理志》 濮阳国廪丘:“有羊角城。”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北八十五里宋家庄乡。《清一统志·顺德府二》:宋家村堡“在(邢台)县西北百余里。俱明时大名兵备道防秋处”。
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顾山镇。清乾隆三十三年 (1768) 置巡司于此。在江苏省江阴市东南部。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顾山,人口6700。明以前称顾山市,以山得名。1949年为顾山镇,
谓黄河与洛水交汇处及附近之地。《史记·封禅书》: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正义》:“ 《世本》 云: ‘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 《帝王世纪》 云: ‘殷汤都亳,
即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十里黄金庄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清河县图: 东北有黄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