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隘
①又称双溪公馆隘。在今福建屏南县东北双溪。《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双溪公馆隘“在屏南县北,接政和县界。明万历十七年,以矿徒作乱创建,拨兵防守”。
②亦名双溪口隘。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南双溪。民国《峨边县志》:双溪口隘在“治(今大堡镇)南十里。两河环绕,险要异常”。
①又称双溪公馆隘。在今福建屏南县东北双溪。《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双溪公馆隘“在屏南县北,接政和县界。明万历十七年,以矿徒作乱创建,拨兵防守”。
②亦名双溪口隘。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南双溪。民国《峨边县志》:双溪口隘在“治(今大堡镇)南十里。两河环绕,险要异常”。
明置,属遵化县。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北五十里洪山口 乡。《方舆纪要》 卷11遵化县: 洪山口关 “有城,其内为松棚营”。
西晋改显亲县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三十里叶堡乡金城里。北周废。见“显亲县”。
在今浙江萧山市东。源出浦江县西井亢岭,东北流经浦江县南、诸暨市东,故道自今萧山市南临浦镇东折,经钱清镇而至三江口入海。《水经·渐江水注》: “ (柯水) 东北径永兴县东,与浙江合,谓之浦阳江。” 《元
即今山西文水县东北开栅镇。民国时为开栅镇管河县佐驻地。在山西省文水县北部。面积379.3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开栅,人口1万。北魏筑栅城。明置开栅堡。1949年属文水四区,1953年设开
即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巡检镇。《方舆纪要》卷79南漳县 “七里滩镇” 条下: “县西南百五十里有金廂坪巡司。”
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金岗库乡。光绪 《大清直省地舆全图》: 五台县东北有金刚库。
即今江西修水县西北溪口水东岸大石口。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义宁州西北有大石口汛。
在今辽宁葫芦市北南票镇一带。清代开采时,因领取龙票3张均在朝阳县南,故名南三票。光绪间归京奉铁路局开采,以效益差而停办。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九十里。《清史稿·额森特传》: 乾隆三十六年 (1771) 征金川,“至资哩,合师夺北山。……额木特中枪,力击败之,遂克资哩”。即此。乾隆间设塘汛于此。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前132)五月,“河水决濮阳,汜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渊宫”。《水经·河水注》:河南有龙渊宫,“盖武帝起宫于决河之旁,龙渊之侧,故曰龙渊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