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置,属三万卫。即今辽宁昌图县东北青阳堡。《方舆纪要》 卷37三万卫: 清阳堡在 “卫北二十里”。
亦名滃溪,泷头水。即今广东翁源、英德二县市境之翁溪。《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泷头水在 “县南十里。源出翁源县之翁山,经象冈流至此,亦谓之翁源水,与泷水合。泷水即武水之别名。浈水合于武水,故兼有
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洞庭湖滨。《方舆纪要》 卷80龙阳县 “洞庭湖” 条谓 “洞庭夹为盗贼渊薮”。《清一统志·常德府一》: 洞庭夹“舟楫泊此候风,水大则由洪沾,水小则由夹入湖,其南七十里为沅江
又名徒太山、太白山。即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晋书·肃慎氏传》:“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古山名。又名白山、长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乌嘎塔拉东南。
又作邦家锡仁。在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为梵语名。原西藏贵族拉鲁之庄园。现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南宋绍定中筑,在今四川苍溪县东三十里王渡镇大获山上。《宋史·余玠传》:“又移金戎于大获,以护蜀口。”移阆州于此。《元史·杨大渊传》:“岁戊午,宪宗兵至阆州之大获城。”即此。据《方舆纪要》卷68苍溪县载
①东北三省简称。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1:“黑龙江今为东三省之一。”清代,在我国东北地区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与内地省区同,故称东三省。清末改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
在今甘肃陇西县北。《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陇西县: 锦布隘“在府北六十里。其地有锦布峪,因名”。明置锦布镇遞运所于此。
又作率水。即今黑龙江省青冈县东通肯河。源出小兴安岭,南流入呼兰河。《金史·太祖纪》:太祖“以偏师伐泥厖古部跋黑、播立开等,乃以达塗阿为向导。沿帅水夜行袭之, 卤其妻子”。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