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吕梁山

吕梁山

①在今山西省西部,黄河与汾河间,北接恒山,南至禹门口。《水经·河水注》:“河水左合一水,出善无县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历于吕梁之山,而为吕梁洪。其山岩层岫衍,涧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千仞,河流激荡,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昔吕梁未辟,河出孟门之上,盖大禹所辟, 以通河也。司马彪曰: 吕梁在离石县西。今于县西历山寻河,并无过峘,至是乃为河之巨险,即吕梁矣,在离石北以东可二百有余里也。”

②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五十里。《隋书·地理志》:彭城有吕梁山。《方舆纪要》卷29徐州:吕梁山“其下即吕梁洪也”。


在山西省西部。东北—西南走向。北起管涔山、南至龙门山,长达400千米。北段海拔 1500 米左右,构成晋西高原的骨干。主峰关帝山,位于方山县东,海拔 2830 米,为最高峰。南侧龙门山,与陕西省渭北山地隔黄河相望,形成著名的禹门口峡谷。为黄河干流及其支流汾河的分水岭。富煤矿。为省内森林主要分布地区。


猜你喜欢

  • 七十二渡河

    在今陕西镇巴县西七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6西乡县:七十二渡河“源出金竹山,其流萦回,有渡者凡七十二处,亦流入于洋水”。

  • 柔服县

    辽置,为云内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白塔村古城。元至元四年 (1267) 省入云内州。古县名。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白塔。为云内州治。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废入云内州。

  • 淄青道

    1925年由胶东道分置,属山东省。治所在益都县 (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州、淄博市东部及广饶、博兴、昌乐、临朐、寿光等市县地。1928年废。

  • 聂阳县

    南齐改黾阳县置,属巴东郡。治所在今四川巫山县南。后废。

  • 北岳

    即恒山。本指河北曲阳县西北恒山(今河北阜平县东北大茂山)。《尚书·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孔传:“北岳,恒山。”明以后指今山西浑源县东南恒山。《明史·地理志》 浑源州:“南有恒山, 即北

  • 利径营

    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会县:利径营“在县西北,近昆仑、曹幕二山,通高明、新兴,山岭险阻多贼。相近又有汾水江营”。

  • 单父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单县南一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宓不齐字子贱,少孔子三十岁……子贱为单父宰。” 汉刘向 《说苑·政理》: “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亦治单父,以星出,

  • 干溪镇

    即今湖南蓝山县北五十二里甘溪村。明置巡司于此。

  • 掘峒

    在今广东罗定县西。明万历五年 (1577) 设中路守备驻此。在今广东省罗定市西。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中路守备驻此。

  • 冷碛砦

    明置,属天全六番招讨司。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冷碛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5边防记:“《志》云,冷碛十八砦,为三十六种番夷出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