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儿峪口
在今河北涉县西南。《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1358),“乃分兵屯泽州,塞碗子城;屯上党,塞吾儿谷”。即此。明置吾儿峪口巡司。
在今河北涉县西南。《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1358),“乃分兵屯泽州,塞碗子城;屯上党,塞吾儿谷”。即此。明置吾儿峪口巡司。
清置,属中部县。在今陕西黄陵县东六十里。
在今广西忻城县境内,明时为八寨之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境内。明时八寨之一。参见“八寨”。
又名硕项湖或硕濩湖。今江苏涟水、沭阳、灌南等县间。《元史·董搏霄传》:至正十四年(1354),“搏霄招善水战者五百人,与贼战安东之大湖,大败之,遂复安东”。即此湖。早已成陆。(1)古湖名。又称灌湖、硕
即新穿水口。在今四川新津县东。《资治通鉴》: 唐中和二年 (882),高仁厚镇压阡能,谓降者曰: “藉汝曹为我前行,过穿口、新津寨下示以背字告谕之,比至延贡可归矣。” 胡三省注: “穿口,即新津新穿口
①即“东府城”之简称。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通济门附近,南临秦淮河。《梁书·王僧辨传》:侯景叛乱时,虏掠京城,“自石头至于东城,缘淮号叫之声,震响京邑”。《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东府城“亦谓之东城”。②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45庐州: 春秋山 “在舒城县南三十里。有李公麟读书堂、洗砚池及望湖尖、凤凰台、仙人峰、仙人迹,绝顶有洞,可容数千人”。《方舆纪要》 卷26舒城县: 春秋山在 “
元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北五里。明洪武六年(1373)改置卢番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为卢番长官司。
秦离宫。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曲江池南春临村西南。《汉书·司马相如传》: “还过宜春宫,相如奏赋以哀二世行失。” 颜师古注: “宜春本秦之离宫。”又 《司马相如传》 云 “息宜春”,颜师古注云: “宜春,
①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南隅,跨金水河。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金花桥在府城中卫大街,旧有坊,今废。即市桥也。”②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北金花镇,跨江安河上。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金花桥在 “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分车里九土司及攸乐地置,属普洱府。治所即今云南思茅市。1913年废为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治今云南省思茅市。属普洱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思茅市地。1913年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