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矶
①即今江西九江市东北长江南岸回风矶。《方舆纪要》卷87九江府:回风矶“舟楫至此俱转蓬避风,因名”。
②一名回龙矶。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五十里长江边。南宋陆游《入蜀记》:“过回风矶,无大山,盖江滨石碛耳。然水急涌,舟过甚艰。”
①即今江西九江市东北长江南岸回风矶。《方舆纪要》卷87九江府:回风矶“舟楫至此俱转蓬避风,因名”。
②一名回龙矶。在今湖北浠水县西南五十里长江边。南宋陆游《入蜀记》:“过回风矶,无大山,盖江滨石碛耳。然水急涌,舟过甚艰。”
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石窝村。清光绪《顺天府志》卷29房山县:“(西南)五十里石窝邨。”
①五代方镇名。后汉改晋昌军置,治所在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金废。②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三年(978)改名兴国军。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置,治永兴县(今湖
春秋晋邑。在今河北赵县西北轮城。《左传》:哀公四年 (前491),齐 “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杜注: “八邑,晋地。栾在赵国平棘县西北。”古邑名。春秋晋邑。即今河北省赵县
指阳平、白水、仙人三关。汉中西面之险,以三关为最。按阳平关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北,古阳安关地。白水关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仙人关在今甘肃徽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6宁羌州 “白水关”条谓: “吴贺邵尝言,
①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水经·江水注》:港口“南对龙穴洲,沙洲之下尾也。洲里有驾部口。宋景平二年迎文帝于江陵,法驾顿此,因以为名。文帝车驾发江陵至此黑龙跃出, 负帝所乘舟,……故有龙穴之名焉”。②在今
亦名邪阶水。即今广东始兴县南清化河。《舆地纪胜》 卷93南雄州: 斜阶水 “在始兴县南 一百三十五里。源出韶州翁源县西北丹桂岭,流入县西一十五里与保水合”。《方舆纪要》 卷102始兴县: 斜阶水 “在
①北魏太和十八年(494)改征平郡置,属东雍州,治所在临汾县(今山西新绛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闻喜、曲沃、新绛县地。北周属绛州。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环州置,治所在正平县(今广西环江毛南族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伊州。治所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三堡。《元和志》卷40纳职县:“其城鄯善人所立, 胡谓鄯善为纳职, 因名县焉。”开元六年(718)废。十五年(727)复置。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四年
在今河北唐县北。《水经·滱水注》 引《竹书纪年》: “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
唐乾元二年 (759) 改安丘县置,属密州。治所即今山东安丘市。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 复名安丘县。后唐同光初又改辅唐县,后晋天福七年(942) 改为胶西县。古县名。唐乾元二年(759年)改安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