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基隆市

基隆市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基隆市。以鸡笼为名。


在台湾省本岛最北部,北临东海。面积132.3平方千米。人口39.2万。辖中山、安乐、七堵、暖暖、仁爱、信义、中正7区。市政府驻中正区。基隆古名鸡笼,旧说鸡笼屿(今基隆屿)形似鸡笼而得名。明天启六年(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曾据和平岛筑城堡。崇祯十五年(1642年)被荷兰殖民者取代。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初属天兴县,继归天兴州。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属台湾府诸罗县。雍正元年(1723年)属淡水厅。后设基隆厅,属台北府。光绪元年(1875年)设鸡笼厅;九年改为基隆厅,取“基地昌隆”之意。日占后光绪二十三年改属台北县基隆办务署;二十七年设基隆厅。宣统元年(1909年)改支厅,属台北厅。1920年设基隆街,属台北州基隆郡。1924年12月设基隆市,直属台北州。1945年光复后改为省辖市。东、西、南部为丘陵。北为港口,有和平岛、桶盘屿扼门户。港湾水面约3.6平方千米。淡水河主要支流基隆河自市东入境,经暖暖、七堵等地,自西南入台北县。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1723年福建漳州人自八里坌(今淡水境)来此经商,为基隆市街发展嚆矢。1860年《天津条约》签订后辟为商埠。1870年清廷准开基隆煤矿。1884—1885年中法战争时,港市曾被占领,清军退至狮球岭固守,1885年5月法军撤走。1887年基隆至台北铁路动工,1891年通车。1889年建成第一座码头。1895年日占后筑港,成为对台湾掠夺及南进侵略基地。基隆港原为台湾首要港口,后因高雄港的发展而为第二大港,并为台湾重要渔业基地。日占时被划为要塞地,今仍为海军基地。有采煤、造船、机械、食品等工业。辟有六堵和大武仑两工业区。主要商业区在内港以南仁爱区。为台湾纵贯铁路、宜兰铁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的起点。5号、2号省道纵横市境。海洋学院、省水产研究所、省高级海事学校、水产职校等设此。名胜古迹有仙洞、万人堆、中正公园、和平岛千叠敷、蕃字洞、狮球岭古战场及暖暖水源地、灵泉寺等。


猜你喜欢

  • 小龙番长官司

    明洪武六年(1373)改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里小龙。正统三年(1438)改属贵州宣慰司。后属定番州。清以后废。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元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置,治

  • 永顺正长官司

    明弘治五年(1492)置,属庆远府。治所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北板岭乡永顺村。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1928年废入宜山县。

  • 汀州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分福州、抚州置。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县)。《元和志》卷29汀州:“因长汀溪以为名。”辖境相当今福建武夷山脉以东,三明、永安、漳平、龙岩、永定等市县以西地区。天宝元年(742

  • 乾元殿

    在今河南洛阳市中州路与定鼎路交界处的东北角。本隋乾阳殿旧址,唐麟德二年 (665) 命司农少卿田仁汪因旧址造乾元殿成,高一百二十尺,东西三百四十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武则天垂拱四年 (688) 毁乾元

  • 大刘店

    即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三十四里大刘乡。民国《郾城县记》图:西南有大刘店。

  • 龙渊县

    ①南齐置,属安昌郡。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境。梁、陈时废。②即龙编县。在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东。《水经·叶榆水注》:叶榆水“又东径龙渊县故城南,又东左合北水。建安二十三年立州之始,蛟龙蟠编于南北二津,故改龙

  • 银赖山

    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曹滴洞长官司: 银赖山在 “司南十里。旧有银赖洞砦,明初俞通海讨古州诸蛮洞,首克银赖洞”,即此。古山名。在今贵州省从江县西北,有寨。明洪武初,俞通海率军

  • 绝水

    即今山西高平市西北丹水上源。源出高平市西北繖盖山,东南入泫水。《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泫氏县: “杨谷,绝水所出,南至野王入沁。” 《水经·沁水注》: “绝水出泫氏县西北杨谷,……东南流,左会长平水,

  • 桑郎场

    即今贵州望谟县东桑郎镇。清爱必达 《黔南识略》 卷3定番州: “由罗斛之桑郎八达,可通贞丰、归化之王母、者香。”

  • 天赐盐场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置,属海门县。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哃镇附近。元至元十二年(1275)升为崇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