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理水

大理水

亦名大力川、平水。在今陕西省北部,为无定河支流。源出靖边县东南,东流经子洲县南,至绥德县入无定河。《寰宇记》卷38绥洲废龙泉县:“长城,一在州西一十五里大力川。”《宋史·夏国传》:大中祥符三年(1010),赵德明“出大里河筑栅苍耳平”。大力河或大里河即今大理河。《清一统志·绥德州》:“大理盖即大力之讹。”


猜你喜欢

  • 何园

    又名寄啸山庄。在今江苏扬州市城东南角。原系清乾隆时双槐园旧址,光绪年间为官僚何芷舫所得,并加以扩建,故名何园。园分东西两部分,有游廊相连接。东部建有花厅、船厅、六角小亭、湖石假山,西部水池居中,水池周

  • 八面通镇

    即今黑龙江省穆棱县。1930穆棱县迁治于此。在黑龙江省穆棱市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31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八面通,人口2.4万。因四周多山,街区地势平坦,四通八达,故称八面通。194

  • 西门河

    ①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2绥宁县:西门河“在县(今寨市镇)西关外。其上源汇诸山溪之水, 自西南而东北出,达于会同县之洪江。一名小洪”。②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即㵲阳河上源。《

  • 傅湖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22安东县: 傅湖 “袤十里,广六里”。

  • 伊通河

    ①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2:“伊通河,以河得名。”清光绪八年(1882)于此置伊通州。②河名。又作益褪河、一秃河、一统河、伊屯河、伊敦河。为松花江支流。源出吉林伊通满

  • 太平门

    ①明南京城门名。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北。因位于神策门东南、紫金山下,皇宫正北,故明代以此门为南京的正北门。该门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②宋代重庆城门之一,在今四川重庆市旧城东南。南宋末年彭大雅为抗击元兵

  • 三渡关

    在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东北三渡乡。《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三渡关“在宣慰司(今遵义市)东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三度关“有上度、中度、下度三关。(明)万历中,贵州帅李应祥讨杨

  • 东坡观

    即今广东连州市西北朱冈。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朱冈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连州市西北东坡。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移朱冈巡检司于此。

  • 官牛市

    在今广东雷州市东南五十里。清光绪 《广东舆地图说》 卷8海康县: 淡水社 “往来大道有官牛墟、淡水汛”。

  • 北新成县

    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南二十里。《寰宇记》卷68引《十三州志》云:“河间有新城,故此加北字。”东汉改为北新城县。北魏改名新城县。北齐复名北新成县,寻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