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口镇
即今江西修水县西北溪口水东岸大石口。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义宁州西北有大石口汛。
即今江西修水县西北溪口水东岸大石口。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义宁州西北有大石口汛。
今河北承德县(下板城)东北之老牛河。一说即今承德县西之白河。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牛山“西南屈折三十里至中顿,过顿,复西南数里济车河”。《元史·史天祥传》:丁丑(1217)夏,“又灭重儿盗众于兴州之
即“虾蟆陵”。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南。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附近。本西汉董仲舒墓,一说汉武帝游宜春苑,曾在此下马,故名;一说董的信徒过此皆下马,因以为名。俗称虾蟆陵。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
南朝宋置,属晋兴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右江中下游一带。南齐以后废。
即今黑龙江省五常市东南拉林河北岸向阳岸。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五常厅:东南“一百里向阳山屯”。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额图古城。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额图。后废。
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三十里。清于此设把总驻守。
在今甘肃舟曲县西二十里。清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9阶州西固城: 武都关 “在城西二十里”。集镇名。在甘肃省舟曲县城西偏北部、白龙江北岸峡谷口。属峰迭乡。人口800,有少量藏族。地势险要,古时武都郡在
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舆地纪胜》卷27瑞州:龙珠岭“在高安县西北三十五里”。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琼花观之南。即古兴教寺。北宋淳化间 (990—994) 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改今名。
①亦名乞伏袁池。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之黄旗海。 《水经·㶟水注》: “池水吐纳川流,以成巨沼,东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对凉川城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伏袁池。”②在今山东济宁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