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莫门城

大莫门城

亦作大漠门城。唐时吐蕃筑,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六年(728),“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门城,擒获甚众,焚其骆驼桥而还”。胡注:“大莫门城在九曲。”


莫,又作漠(《资治通鉴》)。在今青海省共和县东南。吐蕃筑。《新唐书·吐蕃传》:天宝十二载(753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击吐蕃,破“大莫门诸城”,即此。


猜你喜欢

  • 荷泽

    即菏泽。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禹贡》:“荥波即潴。通荷泽。” 又云: “导沇水,东流为洛,入于河,轶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即“菏泽”。

  • 武隆

    在今广西百色市东。明设武隆土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东、田阳县西北。明初置巡检司治此。

  • 口北三厅

    即清代直隶省张家口厅、多伦诺尔厅、独石口厅的合称。清雍正二年(1724)置张家口厅,治所在今河北张家口市;十年(1732)置多伦诺尔厅,治所在今内蒙古多伦县;十二年(1734)置独石口厅,治所在今河北

  • 倚衡山

    在今江西婺源县北。《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倚衡山 “在县北百十里。高八十五仞。与县北九十里之朗山俱西连回岭”。

  • 灵仙县

    五代晋改兴唐县置,为蔚州治。治所即今河北蔚县。明洪武四年(1371)废。古县名。五代晋初改兴唐县置,治今河北省蔚县。为蔚州治。汉初复名兴唐县。辽又改灵仙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省入蔚州。

  • 水磨沟寨

    在今甘肃岷县北。《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水磨沟寨“在卫城北五十里……有官军防守”。

  • 乌思

    元、明对今西藏前藏地区的译称。《元史·百官志三》 载:元宣政院依西藏地理建制,分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明沿元制,分为乌思、藏及俄力思。乌思即前藏,约当今拉萨辖区、山南地区、那曲地区南部及林芝

  • 苍山

    ①在今福建建阳市西七十里。《清一统志·建宁府》:苍山,“一名苍峰山。亦曰龟岭。根盘绝壁,苍翠摩空,与庵山齐高,产茶绝佳”。②在今山东苍山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33郯城县:苍山“东望沧海, 汪洋无

  • 龙挂山

    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清一统志·泸州》:龙挂山“在合江县西南五十里。古纯州地。岩峦崒嵂,林壑清幽,每见龙挂其上,云日映耀,鳞爪宛然”。

  • 渔翁岛

    又名西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为澎湖群岛第二大岛。连横 《台湾通史 ·开辟纪》: 明天启二年 (1622),荷兰船舰至澎湖,“复于风柜尾、金龟头、嵵里白沙、渔翁诸岛,各造炮台,以防守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