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观镇

大观镇

即今四川南溪县北大观镇。民国《南溪县志》卷1:大观镇“原名观音铺,民国元年易今名。地号百里冲。为宜、富往来孔道, 居民数百家”。


(1)在重庆南川市西北部。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观音桥,人口2150。明初建场时,以大观音桥得名。1910年建观音桥乡,1953年改名大观乡。1958年改公社,1986年建镇。1992年土溪、河图二乡并入。产稻、玉米、小麦、茶叶、蚕茧等。有煤矿、水泥、电站等企业。南太公路经此,还有大观至白沙镇、石溪镇等地公路。(2)在重庆市梁平县南部。面积66.6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观音岩,人口1390。明设驿站,清设铺,嘉庆年间成集。因观音岩出名,朝拜人多而得名。1951年置大观乡。1958年为大观公社,1966年更为建国公社。1981年复大观乡,1999年置镇。产稻、小麦、玉米为主,并产油菜籽、茶叶、油桐、蚕茧等。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砖瓦、粮食加工等厂。有公路与川鄂国道相接。(3)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南端。面积18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大观场,人口3100。1917年始建。因场西有明代巡道张风颺墓,俗称道观坟。取谐音名场。1949年为大观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2001年撤乡建镇。属都江堰灌区。产茶叶、药材。有四川省最大高尔夫球场。大三公路环山渠经此。普照寺为川西平原四大名寺之一。(4)在四川省南溪县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4.7万。镇人民政府驻大观,人口1.3万。清乾隆初建场。1949年为大观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镇,新添乡并入。产木材、水果、蚕茧、黄麻。有煤、铁、石灰石资源。有采煤、化工、建材、酿酒、机械等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富南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色威县

    亦名达威。在今四川色达县。民国《道孚县图志》:“色达一名色他,分上中下三色达。……(宣统三年)边务大臣赵尔丰遴员勘查,改为色威县,适逢鼎革,未果。”

  • 石灰溪

    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南六十里安溪河。源出南溪县仙临乡,东北流入县,注入沱江。清乾隆《富顺县志》卷2:石灰溪“在县南五十里。发源仰天铺,东北流为梅家滩、石板滩,至溪口入雒水。内产煤炭,可通小舟”。

  • 者鹞山

    在今云南富宁县东南九十里。《明一统志》卷87广南府: 者鹞山 “在富州东南九十里。高可二百仞,怪石槎枒”。

  • 丹兜场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产海盐。《清一统志·廉州府》 “海北盐场”引《县志》:“白石场在县东南九十里。又东有官寨、丹兜二场, 皆明洪武中建。”

  • 千仙镇

    金时泗州虹县平山镇之讹。

  • 南票煤矿

    在今辽宁葫芦市北南票镇一带。清代开采时,因领取龙票3张均在朝阳县南,故名南三票。光绪间归京奉铁路局开采,以效益差而停办。

  • 彭水场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产井盐。民国设场知事。

  • 延庆左卫

    明隆庆初改隆庆左卫置,属万全都司。治所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永宁。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废。明隆庆元年(1567年)改隆庆左卫置,治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永宁。清顺治七年(1650年)省入永宁卫。

  • 宜禄县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郸城县南三十七里宜路镇。东汉初废。永元中复置。魏晋间废。②西魏废帝元年 (552) 改东阴槃县置,属新平郡。治所即今陕西长武县。《元和志》 卷3宜禄县:“以县南临宜禄川

  • 二龙乡

    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为东汉许劭兄弟所居。《后汉书·许劭传》:劭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李贤注:“平舆故城,今豫州汝阳县东北,有二龙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