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青山

大青山

①又称青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之大青山。《明史·鞑靼传》:“俺答常远处青山。”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8:“黄台吉遁走,休舍大青山。”吴公坝(古白道谷)和昆都伦沟(古稒阳塞,一称鄂博口)为南北交通孔道。光绪《绥远旗志》卷2:大青山“在城北三十里。亦曰大斤山,又称(秦)山,即阴山也”。

②一名黄金山。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民国《朝阳县志》卷12:“山巅有南北二城,遗址犹存。……南城宽阔异常,可居万家,石积亦数百亩,古盗贼窃据,荒弃已久,又名为断亲山。”

③即今黑龙江省东北之小兴安岭。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布伦山即大鞥额木山,亦名小兴安岭,汉语称大青山。(通化)县东南二百余里。自木库山来,其山高大,跨通北、绥楞、乌云、汤原各县境。通肯、扎克、克音、诺敏四河出其西,札里河出其东,科尔芬河出其北,呼兰河出其南。”

④在今宁夏银川市西贺兰山后。《方舆纪要》卷62宁夏镇:大青山“在贺兰山后。隆庆三年,宁夏官兵击套寇于大青山,败之”。


(1)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川平原以北。阴山山脉主体,即狭义的阴山。东西走向。西接乌拉山,东连灰腾梁山。《明通鉴》: 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硕寇大同,“先是寇自大青山数道入威远卫”,即此。海拔1500~2000米。同名主峰在萨拉齐北,海拔2338米。北坡平缓,向内蒙古高原倾斜连接。南坡陡峭,为经侵蚀切割的断崖,山麓有一系列冲积扇。有金、铜、铁、煤等矿产。(2)又称黄金山。在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上游西岸。东北—西南走向。海拔600米左右,同名主峰(1153 米)在朝阳县西北部。(3)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松花江及其支流蚂蚁河之间。东北—西南走向。海拔500米左右,同名主峰(952米)在宾县、尚志两县市边境。为省主要林区之一。有煤、铁、铜等矿产。(4)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境、龙州县境内。西北—东南走向。海拔500~800米,同名主峰海拔 1045 米。山顶浑圆,坡度和缓,山前洪积、坡积平原发育。多珍稀树种,有桫椤、柚木等近30种。建有珍贵特有树种综合科学实验基地。


猜你喜欢

  • 迷易千户所

    明洪武十五年 (1382) 置,属建昌卫。治所即今四川米易县。二十七年 (1394),改属会川卫。清乾隆二十五年 (1761) 改置迷易所巡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治今四川省米易县,属建昌卫

  • 义诚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可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后废。

  • 郿州

    ①唐渤海国置,属安远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兴凯湖东岸龙王庙附近。辖境相当今兴凯湖东岸一带。辽废。②蒙古升郿县置,属奉元路。治所即今陕西郿县。至元元年 (1264) 复改郿县。渤海国置,治今黑龙

  • 中京路

    金初改辽中京道置,治所在中京大定府(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东至今辽宁锦州市、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贞元元年(1153)改为北京路

  • 宁北赕

    宋大理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元改浪穹县。大理置,治弥茨(今云南洱源县)。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改为浪穹千户。

  • 八芝连

    又作八芝林、八芝兰、八芝兰林。即今台湾省台北市北士林区。本高山族平埔人社名的音译,意为温泉。

  • 铜釜山

    在今浙江武义县西。《方舆纪要》 卷93武义县: 铜釜山在 “县西三十里。群山环列,至为阻险。正统间,括寇起,居民结寨于其上,曰铜釜寨”。

  • 望松县

    西汉置,属上郡,为北部尉治。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境内。东汉废。

  • 新当国

    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部杜连河南岸之新当。公元18世纪已有华侨在此贸易耕种,或以淘金沙钻石为业。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

  • 洛水桥

    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南洛水上。《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 (445),拓拔焘攻盖吴,“南如汾阴济河,至洛水桥”。即此。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南洛水上。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攻卢水胡盖吴,自汾阴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