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市
①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太平。《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太平市“在府(今临江镇)西南三十里。元时有巡司,明初革”。
②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太平镇。明、清置回岐巡司于此。
①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太平。《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太平市“在府(今临江镇)西南三十里。元时有巡司,明初革”。
②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太平镇。明、清置回岐巡司于此。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七十里。《史记· 赵世家》 《正义》: “鸿上水,源出唐县北葛洪山。”《清一统志 · 保定府二》: 葛洪山 “山与恒岳相接,峰峦环簇,岩壑奇胜,相传葛洪修道于此,故名”。
唐武后圣历元年 (698) 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初称振国 (一作震国),先天二年 (713),唐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改称渤海。初都今吉林敦化市敖东城,天宝末年(755)
一作下渣。即今湖北仙桃市东三十里下查埠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今沔城镇)东北有下查埠塘。
①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安吉县北安城镇古城。后为鄣郡治。西汉元狩二年 (前121)改故鄣县。②东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水经· 渭水注》: “新兴川东北至鄣县南,永元元年封耿
在今广东南雄县北。《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叶陂“在府北。明初守臣叶景龙开以灌田, 因名”。在今广东省南雄市北。明初叶景龙开以灌田,故名。
明万历十四年 (1586) 于旧程番府治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1913年改为定番县。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清咸丰十年(1860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西征,入据定番
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7灌阳县: 峡水 “在县东北五十里。源出县北七星、抱子诸山,西南流经峡山,因名。其间有大龙、大埠、三贵诸滩,又南入于灌水”。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莱州。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六年(623)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山东省莱州市东南。属莱州。六年废。
在今山东聊城市旧城中心。明洪武七年(1374)以修城余料建。初名余木楼,后改东昌楼。弘治九年(1496)改名光岳楼。台基为砖石结构,高9米,占地1238平方米。楼为木构建筑,四层五间,高24米,歇山十
即今西藏隆子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隆子宗。“隆子”,藏语意为须弥山顶。1960年改设隆子县。驻机当。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机当。1960年撤销,改置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