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砦
①又名太平营。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四十里太平寨镇。《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城子岭关,“《边略》云:青口东第四关也,关内三十里有太平砦,亦曰太平营。嘉靖十年,三卫部长导北部入寇,犯太平砦,官军拒却之”。清于此先后设参将、千总、把总驻守。
②在今湖北阳新县南。《清一统志·武昌府二》:太平砦“在兴国州南。元末,杨普雄据此以拒敌”。
③北宋置,属邕州。在今广西崇左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置太平路。
①又名太平营。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四十里太平寨镇。《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城子岭关,“《边略》云:青口东第四关也,关内三十里有太平砦,亦曰太平营。嘉靖十年,三卫部长导北部入寇,犯太平砦,官军拒却之”。清于此先后设参将、千总、把总驻守。
②在今湖北阳新县南。《清一统志·武昌府二》:太平砦“在兴国州南。元末,杨普雄据此以拒敌”。
③北宋置,属邕州。在今广西崇左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置太平路。
即今江西赣州市西南黄金。《方舆纪要》 卷87赣州府赣县: 黄金税课局 “在府西。相近曰大壶税课局。府东又有社富税课局,俱明初置”。
在今河南郑州市北二十四里。1964年秋在村西南二里的漫坡土岗上发现古遗址。1972年开始发掘。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内含有仰韶文化中、晚期,仰韶文化过渡期,龙山文化早晚
当在今越南北端高平省广渊南。《宋会要辑稿》第197册《蕃夷四》:交趾入侵,“王师以去年(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十一日,举兵出界讨伐。是日,破大(决)里隘,各路贼党望风逃溃,二十一日抵富良江”。南宋
①一名江左。本指今芜湖市、南京市间长江河段以东地区。江东之称始于汉初。《史记·项羽本纪》:“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即指此。三国时孙吴建都建邺(今江
即今福建福清市西南四十五里渔溪镇。以临渔溪而名。清 《乾隆内府舆图》: 福清县西南有渔溪寨。
①在今宁夏同心县西北清水河东。《清一统志·宁夏府二》:沙泉驿“在灵州西南沙井堡,北去绥安驿七十里”。②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沙泉子。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0哈密厅:沙泉驿,“回语呼库木纳克。
1913年改依兰府置,后为吉林省依兰道治。治所在三姓城 (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清萨英额《吉林外记》: “三姓又名依兰哈拉。国语依兰,三;哈剌,姓也。” 1928年直属吉林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在
亦作棉花街站。清置,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莲花满族乡。《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下: “叶赫站又西南五十里至蒙古和罗站,即棉花街站。”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左传》:成公十四年 (前577),“卫侯饗苦成叔。宁惠子相。苦成叔傲。宁子曰: 苦成家其亡乎……”。《国语·鲁语一》: “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时矣。
在今江苏兴化市南三十里老阁。《资治通鉴》: 唐大顺二年 (890) 汴将庞师古引兵深入淮南,“与孙儒战于陵亭”。即今江苏省兴化市南老阁。唐大顺元年(890年),朱全忠将庞师古与孙儒战于陵亭,即此。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