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姚州

姚州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余姚县(今浙江余姚市)。辖境相当今浙江余姚市大部和慈溪市西部地。七年 (624) 废。

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姚州都督府治。治所在姚城县 (今云南姚安县西北十七里旧城)。辖境约当今云南姚安县地。《旧唐书·地理志》: “武德四年,安抚大使李英,以此州内人多姓姚,故置姚州。”为唐经营西南边疆的重镇。天宝后废。南诏改弄栋节度。宋大理改姚府。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复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姚安县北十九里光禄镇。天历元年(1328) 为姚安路治。明为姚安府治,治所迁今姚安县城栋川镇。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属楚雄府。1913年废为县。


(1)唐武德四年(621年)以此地人多姓姚置姚州和附郭县姚城,治今云南省姚安县西北旧城。姚州都督府治此,为唐和西南各族往来要站。天宝后地入吐蕃,州废。贞元中归南诏,改置弄栋城(今姚安县东),为弄栋节度驻地。大理时改弄栋府,又名统矢府、姚府。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改为统矢千户所。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统矢千户所复置姚州,治今姚安县。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姚安、大姚、永仁等县地。天历元年(1328年)置姚安路,并为路治。明为姚安府治。清属楚雄府。1913年废州改姚安县。(2)唐武德四年置,治余姚县(今浙江余姚市北)。辖境相当今浙江省余姚市一带。七年废。


猜你喜欢

  • 嗢昆水

    一作頞根河。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5至9世纪时为柔然、高车、回纥部族的活动中心。《新唐书·地理志》: “回鹘衙帐,东有平野,西据乌德鞬山,南依嗢昆水,北六七百里至仙娥河。” 突厥碑文作Orkhon。

  • 西宁县

    ①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临汝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江西崇仁县南六十三里。因西宁水得名。西晋末废。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复置,属巴山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崇仁县。②东晋成帝时置,属西平郡。

  • 仙泉井盐课司

    明置,在今四川仁寿县南。《方舆纪要》卷67仁寿县:盐井,“《志》云:府境有盐井大小不一,惟仁寿及简州所出至多,民资其利。有仙泉井盐课司,在治南半里”。

  • 葫卢水

    在今河北蔚县北。桑干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44蔚州: 葫卢水 “在州城北。其水上槽狭,下流阔,因名。其上流即广流之丰水也,下流注于桑干河。或以此为呕彝河”。

  • 石马滩镇

    在今四川犍为县西北石马村。《方舆纪要》卷72犍为县:石马滩镇在“县北四十里。有巡司”。

  • 通义郡

    ①北周置,属旭州。治所在金城县 (今甘肃碌曲县东)。隋开皇初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眉州置,治所在通义县(今四川眉山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 会江驿

    在今浙江富阳市东鹳山之东。《方舆纪要》卷90富阳县:“会江驿在观山东。宋初置,嘉定中徙于通济桥, 明初洪武三年复移于此。”《清一统志·杭州府二》:“以据闽、广、江、浙之会,故名。”

  • 者线蒙庆甸军民府

    元至顺二年 (1331) 降蒙庆宣慰司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泰国北部昌盛。至正二年 (1342) 废。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置蒙庆府,后废。

  • 怀化军

    ①北宋乾德三年(965)升南州置,属渝州。治所在南川县(今四川綦江县北綦江北岸)。《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本朝平蜀,而南州即先归化。”故名。熙宁七年(1074)废。②辽开泰三年(1014)置,属

  • 布哈公旗

    和硕特北前旗的俗称。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