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千户所
明崇祯三年 (1630) 置,属镇西卫。治所在今贵州清镇市西北站街镇。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省入清镇县。
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西北甘沟村。属镇西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
明崇祯三年 (1630) 置,属镇西卫。治所在今贵州清镇市西北站街镇。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省入清镇县。
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西北甘沟村。属镇西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
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义兴县(今江苏宜兴市)。八年 (625) 废。唐武德七年(624年)置,治义兴(今江苏宜兴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宜兴市。八年废。
1913析维西县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德钦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设阿墩子设治局。1913年以维西县北部阿墩子地区设置(县级),治阿墩子(今云南德钦县升平镇)。1935年改置德
在今广西马山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靖远峰 “弘治中,官兵讨岑濬,道出此,登峰以望贼氛,事平,名曰靖远”。
简称陵街。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永陵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兴京图:西有永陵。民国《兴京县志》卷1:“永陵街分东西两堡,袤约五里,居民千余户,大小商铺百余家,为西来之通衢,商业冠于他镇。”
即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舆地纪胜》 卷184利州: “前蜀仍为昭武军,后唐平蜀,改郡曰益川,后蜀因之,皇朝平蜀改昭武军为宁武军。”
一作南曹集。即今河南尉氏县南南曹乡。明嘉靖 《尉氏县志》 卷1 《市集》: “南曹寨集,在县南三十里。”
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南子曲下游与囊谦县交界处。乾隆《西宁府新志》卷19塞外贡马番族:“住牧苏尔奔地方苏尔莽族,距阿拉克硕族一百余里。”清末、民初为玉树二十五
唐南诏置,属开南节度。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后属银生节度。宋大理改称勐泐。
明置,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北马家城子。明《全辽志》卷2:“(散羊峪堡)并一堵墙堡、孤山堡……皆嘉靖二十五年巡按御史张铎奏设。”民国《奉天通志》卷75本溪县:碱厂河“又北流径马家城子村南,村为明一堵
又名白杨湖。在今安徽太和县西南十五里。《清一统志·颍州府一》:白洋湖“有东西二湖,西通柳河”。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31颍州府:白杨湖“一作白洋。旧为黄河水道淤隔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