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子午道

子午道

古代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原自今陕西长安县子午镇南穿过秦岭,通往今安康市境。《汉书·王莽传》:元始五年(5),“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经汉中”。颜师古注:“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南朝梁时,此道不通,另辟新道,南段略向西移,改至今宁陕县境,沿子午河及汉江河谷以达汉中。全长八百四十一里。唐天宝间, 四川涪州(今彭水)向杨贵妃进贡荔枝,即由此道运长安。


古道路名。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西汉元始五年(5年)开通。古人以“子”为“北”、“午”为“南”,故名。北起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经南山(今秦岭)、汉中,南至今安康市境。三国时为魏、蜀相争的要道。南朝梁另开新路,略向西移,自今西安市南至宁陕县。唐天宝间剑南道涪州由此向长安进贡荔枝。


猜你喜欢

  • 西藏古地名。约在今昌都地区。唐释道宣 《释迦方志》: “多弥国,又西南至苏毗国,又西南至敢国,又南少东至吐蕃国。”唐少数民族国名。包含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大部。

  • 宾州路

    元初改宾州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岭方县 (今广西宾阳县北新宾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宾阳、上林及来宾县西南迁江镇一带。后复降为宾州。元初升宾州置,治领方县(在今广西宾阳县南)。辖境约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 水纹淀

    在今河北霸州市东。《宋史·河渠志五》:“塘泺,缘边诸水所聚,因以限辽。……东起信安军永济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汶淀、得胜淀、下光淀、小兰淀、李子淀、大兰淀为一水,衡广七十里,或十五或六里。”

  • 新桥堡

    明置,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在茂县西北较场乡北。《方舆纪要》 卷73叠溪所: 新桥堡在“所北十里。稍南为汉关墩堡。万历十八年,郁即长官司噉保者,与黑水、松坪攻我新桥。明年伏诛”。在今四川省茂县西北。万

  • 佛阿拉城

    一作佛阿喇城,又称费阿拉。即老城。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建。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三十里老城南八里。《清一统志·兴京》:老城“在城南八里。周一十里六十步,门四。城内西有小城,周二里一百二

  • 金川

    ①即今浙江常山县常山港及其上游马金溪。《方舆纪要》 卷93常山县: 金川在“县北半里。一名马金溪。源出开化县东北马金岭,流入界……县北诸溪流皆由此汇入焉”。②又名内江、中水、雒江、釜川。即今四川长江支

  • 法岩

    即今贵州兴义市西南鲁布革镇。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 卷2兴义府: “捧鲊营溯红水江而西,直抵黄泥河为界。其间歪染、养马、白云、法岩诸寨,皆系昔日顽苗恃险负隅之处。”

  • 方山戍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水经·江水注》:垂山水“又南径方山戍西”。

  • 谢道

    在今广东海丰县西南。《明史·地理志》 海丰县: “西南有长沙港巡检司,后迁谢道。”在今广东省海丰县西南。明嘉靖中移鹅埠巡检司治此。

  • 斗方山

    在今湖北浠水县东。《方舆纪要》卷76蕲水县:斗方山“在县东五十里。有岩洞泉石之胜”。在湖北省浠水县东北。形方如斗,故名。属大别山。主要由片麻岩构成。海拔425米。怪石嵯峨,形态各异。有飞云、罗汉、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