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昌县

安昌县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221)改章陵县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西晋属义阳郡。南朝宋废。

②南朝宋初置,为绥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大明间废。北魏延兴二年(472)复置,属初安郡。治所在朗陵故城(今确山县西南三十五里任店)。北齐为初安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朗山县。

③南齐置,属齐兴郡。治所在今湖北郧县境。梁废。

④南朝梁普通七年(526)置,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北。隋开皇九年(589)废。

⑤隋大业二年(606)改邢丘县置,属怀州。治所即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元和志》卷16:“取安昌侯张禹国城为名也。”三年(607)属河内郡。唐武德二年(619)改为武德县。

⑥唐武德五年(622)置,属越州。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贞观十二年(638)废入合浦县。

⑦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改安基县置,属藤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至德二载(757)改为义昌县。

⑧五代梁乾化元年(911)王闽改长乐县置,治所即今福建长乐市。后唐同光初复名长乐县。

⑨北宋宣和元年(1119)改龙安县置,属石泉军。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北。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安县。

⑩辽置,属锦州。治所在今辽宁葫芦岛市北虹螺岘古城。元废。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确山县西。属汝南郡。东汉废。南朝宋复置,属绥城郡。北魏时以朗陵县并入,移治原朗陵县治(今确山县西南)。为初安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朗山县。(2)三国魏改章陵县置,治今湖北省枣阳市南。属南阳郡。南朝梁废。(3)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置,治今湖北省阳新县西北。属南新蔡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4)隋大业初改邢丘县置,治今河南省温县东北。属河内郡。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名武德县。(5)唐贞观六年(63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属越州。贞观十二年废入合浦县。(6)唐贞观二十三年改安基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属藤州。至德二载(757年)改为义昌县。(7)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改长乐县置,治今福建省长乐市。属福州。唐同光初复改为长乐县。(8)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龙安县置,治今四川省安县东北。属绵州。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改龙安县。(9)辽置,治今辽宁省锦州市西南虹螺岘古城。属锦州。元废。


猜你喜欢

  • 具水

    即巨洋水,亦即今之弥河。源出今山东临朐县沂山西麓,北流径临朐县东,又北经青州市东,又东北流径寿光县界,东北入海。《国语·楚语下》: “昔齐驺马繻以胡公入于具水。” 即此。《水经·巨洋水注》: “巨洋水

  • 黑虎泉

    在今山东济南城东南城濠崖下。泉从石雕的三个虎口喷出,故名。元于钦 《齐乘》 卷2 “大明湖”条载历下名泉,有 “黑虎,李承务巷”。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28: “ 《旧志》 云,水出汇为一池,潺溪有声

  • 宋熙水

    亦名东游水。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之东河。《寰宇记》卷86苍溪县:东水“一名宋熙水。西北自利州界来,南流经县东四十里,又东流入阆中县界”。以水经宋熙郡而名。

  • 忠孝军民府

    元至正十一年 (1351) 改大奴管勾洞长官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恩施市西南。至正十五年 (1355) 改为安抚司。

  • 石圌寨

    在今陕西勉县西北。孟蜀时,置寨以守剑北。《宋史·太祖纪》:乾德二年(964),王全斌伐蜀,“下兴州,连拔石圌等二十余砦”。

  • 海门桥

    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5江川县: 海门桥在 “县 (今江城镇) 东南五里,临安要路也。星云湖水经其下,由此入抚仙湖”。今有海门桥、界鱼石、船闸等,为风景胜地。集镇名。在云南省江川县北部

  • 桑噶尔斋堡

    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后金崇德六年(1641) 八月松山之役,皇太极命贝子博洛率兵设伏于此,俟杏山军出,扼险掩杀,即此。在今辽宁省凌海市西南。清崇德五年(1640年),多铎率兵夜伏于桑噶尔斋堡,遇明败兵

  • 双渠

    在今新疆英吉沙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四夷路程》:“苦井、黄渠三百二十里至双渠,故羯饭馆也。”

  • 青沟梁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民国 《朝阳县志》卷5: 青沟梁 “在县北八十里,大青山之支麓也”。清设千总驻守。

  • 咨官县

    隋大业十一年 (615) 置,属眉山郡。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北。一说在今威远县西北。《元和志》 卷33咨官县: 晋冶官县 “隋后误以冶为咨也”。唐改为资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