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皋镇
即今河南南阳市西北三十六里安皋镇。清光绪《南阳县志》卷3:“自石桥以西曰安皋镇, 明知县何腾蛟破贼处。”
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西北部。面积71.9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安皋,人口 3280。因安姓于水边高地建村而得名;一说因村民安居乐业于水边高地而得名。1949年设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甘薯、棉花、花生、蔬菜等。有砖瓦、花边、水泥预制件等厂。有公路南接312国道。古迹有小屯、兰营、九女冢等汉代遗址。
即今河南南阳市西北三十六里安皋镇。清光绪《南阳县志》卷3:“自石桥以西曰安皋镇, 明知县何腾蛟破贼处。”
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西北部。面积71.9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安皋,人口 3280。因安姓于水边高地建村而得名;一说因村民安居乐业于水边高地而得名。1949年设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甘薯、棉花、花生、蔬菜等。有砖瓦、花边、水泥预制件等厂。有公路南接312国道。古迹有小屯、兰营、九女冢等汉代遗址。
本名连城洞,在今福建宁化县东。《舆地纪胜》 卷132汀州 《景物下》: 黄连洞 “在宁化县,县旧以此名”。《资治通鉴》: 唐乾元元年 (894),“黄连洞蛮二万围汀州,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承勋将万人
明初置,直属云南布政使司。治所即今云南临沧县。清乾隆十二年 (1747) 改为缅宁厅。
在今河北巨鹿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5巨鹿县: 柴城 “在县东三十里。五代周显德中所筑。《志》 云: 世宗父柴守礼本尧山人,尝徙于此,筑城以居,因名。今城址犹存”。
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河西岸。石窟群包括北寺、南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寺和千佛洞等七窟。开凿年代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年代较早的有金塔寺东、西窟和千佛洞第1、2窟。窟内造像题材和造像样式与迁洛前
在今湖南益阳市西北。《新五代史·楚世家·周行逢传》:五代周显德中,湖南叛将张文表自衡州取潭州,周保权将杨师璠讨之,“师璠至平津亭,文表出战,大败之”。即此。在今湖南省益阳市西北。北宋建隆三年(962年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万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县西北江陵乡。贞观元年 (627) 废入永穆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四川省达州市境。属万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入永穆县。
又称法华寺。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蒙山山麓。北齐天保三年(552)建,赐额“开化寺”。
即边坝宗。在今西藏边坝县南边坝。清《西藏图考》卷5:“达尔宗城、索克宗城俱在巴塘城西北一千二百二十里。”
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高丽岭在 “ (珲春) 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即今贵州六枝特区西北六枝乡。旧属郎岱县,有千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