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陆县

安陆县

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北五十三里。西汉属江夏郡。西晋为江夏郡治。东晋末徙治今湖北安陆市。南朝宋为安陆郡治。西魏为安州治。隋大业初为安陆郡治。唐为安州治。北宋宣和元年(1119)为德安府治。明洪武初废。十三年(1380)复置,为德安府治。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87年改设安陆市。


古旧县名。秦置,治今云梦县。汉治湖北省安陆市西北,属江夏郡。东晋迁治今市。南朝宋迄元迭为安陆郡、南司州、安州、德安府治。明洪武初废,十三年(1380年)复置,仍为德安府治。清因之。1987年撤销,改设安陆市。


猜你喜欢

  • 黄陵渡

    即黄陵冈。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黄陵冈,与山东曹县相近。《元史·察罕帖木儿传》: 至正十九年 (1359),察罕帖木儿 “略曹南,据黄陵渡”。即此。即“黄陵冈”。

  • 涌拔山

    即今云南澄江县西南抚仙湖西岸之尖山。元、明称涌拔山。《元混一方舆胜览》 澂江路: 涌拔山 “不与群山接,高峰独秀,类秦之华”。

  • 大通县

    ①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大通卫置,属西宁府。治所在白塔城(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民国《大通县志》卷2:“盖县名大通,原自宋时筑城于浩亹河上,名曰大通城,后遂名其河为大通河。清雍正

  • 敖汉南旗

    1922年析敖汉左旗置,属热河特别区。驻贝子府 (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南贝子府镇)。1928年属热河省。1940年与敖汉左、右翼旗等合并为敖汉旗。旧旗名。1922年析敖汉左翼旗置,治贝子府(今内蒙古敖汉旗

  • 握桥

    即卧桥。在今甘肃兰州市旧城西门外。横跨阿干水 (今雷坛河) 上。光绪 《皋兰县志》卷11: “卧 (一作握) 桥,一名三公桥,又名西津桥。”

  • 牯牛岭

    又名牯岭。在今江西庐山北部。明桑乔《庐山纪事》: 庐山 “九奇峰东北为牯牛岭,雄势如人箕踞而睨。重渊当其东。山之名者,莫高于鸡公石,然岭犹俯视之,如儿孙然。其北,有石如牛,故名”。清光绪年间先后为英、

  • 后蜀

    ①西晋末賨族李氏据蜀,史称后蜀,亦称成汉。建都成都(今四川成都市)。②五代十国之一。后唐清泰元年(934),蜀王孟知祥称帝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国号蜀, 史称后蜀。辖境相当今四川和陕西南部、甘肃东南

  • 大村镇

    亦作渡村。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渡村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吴县记:“城西南有……大村等市。”民国时改为大村镇。(1)在山东省胶南市西部。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村,人口2000。明初

  • 抚州千户所

    明初置,在今江西临川市城东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守御抚州千户所“在府治东南。洪武初置卫,寻改为所”。

  • 林长河

    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78监利县: 林长河在 “县东北三十里。周回县治三百余里。大江支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