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官亭镇

官亭镇

①即今河北巨鹿县北三十里官亭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巨鹿县图: 北有官亭镇。

②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北。《清一统志 ·淮安府二》: 官亭镇 “旧名崇河集。明初都金陵,此为山东驿传中道,设爬泥荡铺,建有官亭,故名。……多鱼蒲菱芡之利,后因河决地淤”。

③即今安徽肥西县西北六十里官亭镇。清乾隆时设巡司于此。

④一作官停。即今河南长葛市北官亭乡。民国《长葛县志》 卷2 《镇集》: “官亭集,在县西北十八里。”


(1)在河北省巨鹿县北部。面积69.5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官亭,人口 3730。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面粉、皮革、修配等厂。冯南、巨宁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肥西县西部偏北。面积77.9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官亭,人口 4020。古为庐州至六安州的驿道,建有亭子供过往官员憩息,故名。1949年设官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2年焦婆乡并入。主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花生等。有粮油加工、农机、油毡等厂。为肥西县西部重要集镇。宁西铁路、合叶公路经此,为官界公路起点。(3)在甘肃省宕昌县南部。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 6900。镇人民政府驻官亭村,人口 1300。清代西固县在此迎接官员,取名接官厅,后演变为今名。1954年为官亭、邓桥乡。1958年建官亭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置镇。盛产党参、当归、花椒。官亭林场驻此。岷江上有三国时邓艾父子所建邓艾桥。为县南部农贸集市。212国道经此。(4)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南部,临黄河。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官亭,人口 4240。因古为临津渡进入青海的第一站,近世于此设有接官厅,后“厅”讹为“亭”,沿用至今。自汉武帝开河西走廊,打通西域的通道后,即为丝绸之路南道自临洮西行的要冲。历史上曾有东晋高僧法显、南朝宋时的法勇;北魏时的丘惠生及宋云;隋炀帝及唐高僧道宣等,都曾先后取道于此,前往西域或经西藏去印度。西晋为白土县治。十六国南凉为三河郡治。1931年设官亭镇。1949年归第五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为官亭镇。产春小麦、油菜籽、青稞、豌豆、蚕豆、马铃薯等,盛产蔬菜、瓜果。畜牧业有马、牛、羊。有农副产品加工、运输、饮食服务等业。每年农历七月到九月为“纳顿节”,是土族人民欢庆的歌舞盛会。有临民公路,可通甘肃省。古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临津关黄河古渡口。


猜你喜欢

  • 定西城

    北宋元丰四年 (1081) 改西使城置,属通远军 (后升巩州)。治所在今甘肃定西县南二十七里。金升为定西县。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改汝遮堡置,在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南。属巩州。金升为县。

  • 大蠡山

    亦名蠡山。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大罗山,系罗山北段。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韦州:蠡山“在城西二十余里。峰峦耸翠,草木茂盛。旧不知何名。洪武中,庆府长史刘昉以其形似名之”。《清一统志·宁夏府一》:蠡山,“《

  • 胶西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大业初属高密郡。唐武德六年(623) 废。②五代晋天福七年 (942) 改辅唐县置,治所即今山东安丘市。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名安丘

  • 济番河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 济番河 “俗名花仡佬河,八番路所经。成化初,宣慰使宋昂垒石为桥,其下流合于南明河”。

  • 番招汛

    清置,属台拱厅。即今贵州台江县东方召乡。旧有把总、外委驻守。

  • 沙坑砦

    在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东北。《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峡江县:沙坑砦“在县治(治今巴邱镇)东北。明初,常遇春讨熊天瑞于赣江,至临江,平沙坑、麻岭、牛皮诸山砦是也”。

  • 安城县

    ①东汉以安成县改名,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西严田乡东北竹山下。三国吴属安成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安复县。②北魏改安次县置,属燕郡。治所在今河北廊坊市西北古县村。后复改安次县。③南朝梁置,

  • 五泄

    即今浙江诸暨市西三十六里五泄瀑布。《水经·渐江水注》:泄溪“溪广数丈,中道有两高山夹溪,造云壁立,凡有五泄,下泄悬三十余丈……中三泄不可得至,上泄悬二百余丈,望若云垂,此是瀑布,土人号为泄也”。即五条

  • 龙渠集

    一名龙曲集。即今河南太康县北四十八里龙曲乡。明嘉靖《太康县志》卷1《集店》:“龙渠集,北五十里。”

  • 玉函山

    一名函山。在今山东济南城南二十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16:“齐郡函山有鸟,足青,咀赤,黄素翼,绛颡,名王母使者。昔汉武登此山得玉函,长五寸。帝下山,玉函忽化为白鸟飞去。世传山上有王母药函,常令鸟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