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结宗
即今西藏定结县东北定结。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定,岛也。结,长也。水中有山,山上建城,故名。” 1960年与康巴宗、金龙谿合并设定结县,驻江嘎。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定结县城东定结。1960年与康巴宗、金龙谿合并,改置定结县。
即今西藏定结县东北定结。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 定,岛也。结,长也。水中有山,山上建城,故名。” 1960年与康巴宗、金龙谿合并设定结县,驻江嘎。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定结县城东定结。1960年与康巴宗、金龙谿合并,改置定结县。
春秋时晋置,治所即今河南温县东北二十六里武德镇。西汉属河内郡。东魏天平初为武德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89)改为邢丘县。古县名。原为周畿内州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省温县东北武德镇。属河内郡。东魏天平初为
一作六埠镇。即今浙江余姚市东南三十二里陆埠镇。旧属慈溪县。清雍正《慈溪县志》卷1:陆家埠市在“县(旧治慈城镇)西六十里”。
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十七里杨田乡。清乾隆《青阳县志》卷1有杨田梗。
隋开皇间置,属寿州。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境。寻废入辰溪县。
在今甘肃靖远县东北。《晋书·乞伏国仁载记》:乞伏傉大寒自苑川“迁于麦田无孤山”。《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北径麦田城西。”即此。在今甘肃省靖远县东北。十六国时西秦曾于此建都。《资治通鉴》:东晋咸和四
在今浙江江山市南小竿岭上。明置巡司于此。清亦派兵戍守。
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三十七里,接巨野县界。县以此名。《水经·济水注》: “戴延之 《西征记》 曰: 焦氏山北数里,有汉司隶校尉鲁峻冢,穿山得白蛇、白兔,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曰金乡山。”
即新拖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明史·外国列传》: 爪哇 “其国一名莆家龙,又曰下港,曰顺塔”。
在今河南杞县北七里。《方舆纪要》卷47杞县:“县北七里有张柔城。元张柔镇雍丘,城被水所圯,乃于城外筑新城,创置廨宇。”即此。
在今蒙古国西车车尔勒格西南,为杭爱山东南脉。《魏书· 蠕蠕传》: 北魏太平真君十年 (449),世祖亲征吐贺真,“与诸军期会于地弗池。吐贺真悉国精锐,军资世盛,围 (高凉王) 那数十重,那掘长围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