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宜州

宜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远安等市县地。西魏改为拓州。

②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北雍州置,治所在通川郡泥阳县 (今陕西富平县西北)。隋开皇六年(586) 迁治华原县 (今陕西耀县)。大业三年 (607)废。唐武德元年 (618) 又改宜君郡为宜州,贞观十七年 (643) 废。天授二年 (691) 复置,大足元年(701) 废。

③唐乾封中改粤州置,治所在龙水县 (今广西宜州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龙水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宜州。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山县大部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部地。南宋咸淳元年 (1265) 升为庆远府。

④辽兴宗时置,治所在弘政县 (今辽宁义县东北二十五里)。辖境相当今辽宁义县地。金天德三年(1151) 改名义州。


(1)南朝梁大宝初置,治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市西北)。辖境约当今湖北省宜昌、长阳、宜都等市县地。西魏改拓州。(2)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北雍州置,治华原县(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辖境约今陕西省铜川市全境。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贞观十七年(643年)废。天授二年(691年)复置,辖境相当今陕西省铜川市及富平县。大足元年(701年)废。(3)唐乾封中改粤州置,治龙水县(今广西宜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一带。属岭南道。天宝、至德间曾改为龙水郡。北宋辖境西部扩大,有今广西宜州市西部及环江、河池等县市地。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升为庆远府。(4)辽兴宗置,治宏政县(今辽宁义县东北)。辖境约当今辽宁省义县。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义州。


猜你喜欢

  • 石湾村

    即今广东博罗县西石湾镇,接东莞市界。明、清置巡司于此。乾隆《博罗县志》卷3:“墟市”有石湾市。

  • 剑南镇

    唐开元七年 (917) 升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置,为十节度使之一。治所在益州 (至德升为成都府,今四川成都市),兼昆明军使,领益、彭、蜀、汉、眉、绵、梓、遂、邛、剑、荣、陵、嘉、普、资、嶲、黎、

  • 香高山

    在今辽宁朝阳县西北。《辽史·地理志》:兴中府有香高山。《清一统志·承德府一》: 温都尔华山 “在朝阳县属土默特右翼西北七十五里。汉名香高山”。

  • 沾县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昔阳县西南三十余里西寨乡附近。东汉建安中为乐平郡治。北魏太平真君九年 (448) 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昔阳县西南。属上党郡。西晋泰始中为乐平郡治。北魏省。

  • 牛甸湖

    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7顺州:牛甸湖在“州(今顺州乡西北州城)东二里。其下流合于河头溪”。

  • 东流场

    唐会昌初于废和城县侧置东流场,以大江东流为名。大中四年(850)移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为东流县。

  • 梨树沟

    即今辽宁本溪市西北梨树沟。盛产煤。清光绪末始开采。

  • 连荷山隘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1城步县:连荷山隘,“《志》云,县当蛮洞隘口,有苗路四:曰风界,曰塔溪冲口,曰大古山, 曰连荷山。又有大小洞苗路三:曰旧宅界溪山, 曰斜头山, 曰洞头

  • 九庄岭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三十里。《水经·鲍丘水注》:“鲍丘水出御夷北塞中,南流径九庄岭东。”即此。

  • 乐山县

    ①南朝宋置,属乐昌郡。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隋大业初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乐阳县置,属缘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附城乡古城。大业初属郁林郡。唐属横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③唐宝应元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