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宜良县

宜良县

元至元二十一年 (1284) 降宜良州置,属中庆路。治所在罗裒龙 (即今云南宜良县)。明、清属云南府。民国初属云南滇中道。1916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中部偏东。属昆明市。面积 1880 平方千米。人口40.6万。辖6镇、6乡(含1彝族回族乡、1彝族苗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匡远镇。县名“宜良”其说有三。其一:“宜之为言,善也,良,易直也。顾名思义,则邑人朴茂习俗之简易可知”。其二,“‘宜良’系‘纪良’之谐音,‘纪良’,山名,在城西北十里,州以山名也”。此说较为可信。其三,认为“宜良”乃彝语地名,意为“山谷间的开阔地”。西汉置昆泽县,属益州郡。三国蜀汉属建宁郡。南朝梁废。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新丰县,属南宁州。故治即今宜良县。天宝末废。南诏时称新丰川,属拓东节度。宋大理时为纪良州,属善阐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宜良州,治今匡远镇。二十二年降为县,属中庆路。明、清属云南府。1913年属滇中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为宜良专区驻地。1954年属曲靖专区。1960年路南彝族自治县并入,1964年析出复置。1983年划归昆明市。地处滇中湖盆高原东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蚕豆、小麦、玉米、烤烟、油菜籽为主。素有“滇中粮仓”之称。养鸭著名,特产“宝洪茶”、烤鸭。工业有发电、采煤、化肥、水泥、建材、冶炼、铸造、拖拉机修配、食品、磷矿等。昆河、南昆铁路及昆那、安石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九乡风景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小白龙森林公园、万家花园、法明寺古塔、尊经阁、汤池涌金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岩泉寺等。


猜你喜欢

  • 殷家巷

    即今山东商河县北殷巷镇。清道光 《商河县志》 卷2: 殷家巷在 “城北二十里”。

  • 犁靬

    亦作黎轩、犁靬,又名大秦。即罗马帝国。都城在罗马 (今意大利罗马市)。《汉书·西域传》:安息国以 “犁靬眩人献于汉”。

  • 挖黑司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挖黑河南岸瓦侯库乡。清为挖黑土百户。

  • 星坐驿

    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星佐村。《清一统志·保德州》: 星佐驿 “在河曲县东一百二十里”。

  • 带渡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之西渡滩。1935年命名带渡滩。1947年改名西渡滩。

  • 如来山

    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北。《舆地纪胜》卷112柳州:如来山“在洛容县南。《旧经》云:有神女显,故名”。《清一统志·柳州府》:如来山“在雒容县北七十里。高耸峭拔”。

  • 荆宜道

    1921年由荆南道的宜昌、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长阳、兴山、巴东、五峰、秭归十三县及襄阳道的荆门、当阳、远安三县合置,属湖北省。治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巴东、五峰

  • 都斋城

    在今越南河内市东海兴省海阳县。《方舆纪要》 卷112新安府: 都斋城 “在府东。其地近海,即海阳城也。交趾倚为重地。嘉靖六年,莫登庸禅位于其子方瀛,退居都斋、海阳,为方瀛外援。即此”。

  • 渌水

    ①湘江支流。源出今江西萍乡市境,经湖南醴陵市,于株洲县渌口镇入湘江。《水经·漉水注》:“ (醴陵) 县南临渌水,水东出安城乡翁陵山。余谓漉、渌声相近,后人藉便以渌为称。” 《方舆纪要》 卷80醴陵县:

  • 大鸡笼山

    即今台湾基隆港口外基隆屿。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大鸡笼山“在(淡水)厅治东北二百五十里大海中。一望巍然。日本洋船以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