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州
①唐万岁通天二年 (697) 以昆明夷内附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即今贵州大方县。后废。
②唐置,为羁縻州,属芳池州都督府。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
(1)唐贞观时以党项野利氏部落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境内。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若尔盖县一带。后吐蕃攻唐,地入吐蕃,州侨治怀安县(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镇)。旋废。(2)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置,治今贵州省大方县。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大方、毕节等县市。后废。
①唐万岁通天二年 (697) 以昆明夷内附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即今贵州大方县。后废。
②唐置,为羁縻州,属芳池州都督府。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
(1)唐贞观时以党项野利氏部落置,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境内。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若尔盖县一带。后吐蕃攻唐,地入吐蕃,州侨治怀安县(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镇)。旋废。(2)唐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置,治今贵州省大方县。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大方、毕节等县市。后废。
梵文意为吉祥胜利。宋、元载籍称为三佛齐。为7世纪至13世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古国。都城即今巨港。最盛时势力达西爪哇、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南部,为印度文化7世纪时之主要根据地,亦是中国、印度、阿拉伯国家
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南南槎。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置巡司于此。
即今河北永清县东三十里别古庄镇。清乾隆《永清县志》图:东有别古庄。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东晋为汝阳郡治。隋大业初废。②南朝梁置,属财丘、梁兴郡。治所在今安徽临泉县境。北魏以后废。③隋大业三年(607)改上蔡县置,为汝南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汝南县。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北宋 《苏轼集》:“古氏南坡,修竹数千竿,盛夏不见日,蝉鸣鸟呼,有山谷气象。” 南宋陆游 《入蜀记》: “坡西竹林,古氏故物,号南坡。”(1)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西南部。
隋大业元年 (605) 改敷城县置,属鄜城郡。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鄜城村。后属上郡。唐属坊州。唐末为翟州治。五代梁开平三年 (909) 改名昭化县,为禧州治。后唐同光元年 (923) 复名鄜城县,属
南齐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后废。
又作衣春河。即今黑龙江省伊春市西伊春河。源出小兴安岭。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5:乌模鲁河“又东南百余里,有衣春河, 自西北大山(来会)”。即此。
亦作宗噶尔川。即牛心川水。亦即今青海湟中县东之南川河。《宋史· 王厚传》: 崇宁三年(1104) 四月,“厚帅大军次于湟。命 (高) 永年将左军,循宗水而北。别将张诫将右军,出宗谷而南。自将中军趋绥远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0桃源县“邹溪”条下:“又沉溪在县西南五十里。源出安化县境,北流入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