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卫
明洪武十年 (1377) 建守御千户所,永乐七年 (1409) 改为卫。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后废。
明洪武十年 (1377) 建守御千户所,永乐七年 (1409) 改为卫。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后废。
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松花江支流牡丹江。《新唐书·渤海传》: “天宝末,钦茂徙上京,直旧国三百里,忽汗河之东。”古水名。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境内的牡丹江。忽汗河为唐时称呼。
在今安徽无为县南。《方舆纪要》 卷26无为州: 新附城 “在州南十五里。三国吴诸葛恪筑此以居新附者,因名”。
即汤山。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北汤山镇。《金陵胜迹志》 卷3: 汤山 “今称南汤山,以别燕京之汤山”。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三十里堡乡。清嘉庆《莒州志》卷3有三十里铺集。
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南城县:旴江驿“在府城东。宋康定二年于城南作新亭,谓之集宾亭。俗谓之旴江馆。后改为驿,移于城东。一云城东旴水上旧有盱江亭,南唐所置也,驿因以名。又旴江递运所
即今山西河曲县东南五门楼村。《清一统志·保德州》:五门楼寨“在河曲县南三十五里。险隘可守”。即今山西省河曲县东南五门楼。《大清一统志》云其地险隘可守。
又名胶莱河、胶莱新河。即今山东半岛西部之胶莱运河。《元史·世祖纪八》: “用姚演言,开胶东河。” 即此。
①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太平州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辖境相当今安徽马鞍山、当涂、芜湖、繁昌等市县地。明初改为太平府。②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太平砦置,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辖境相
即今陕西米脂县西北无定河支流榆林河。《宋史·神宗纪》: 元丰五年 (1082),“曲珍等败夏人于明堂川”。雍正 《陕西通志》 卷13谓即榆林河,“其水自榆林流入无定河”。
在今江西遂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龙泉县: 罗家山 “在县北百五十里,地名罗团,西接上犹县界。广数十里,高数百仞。昔有罗姓居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