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浙江安吉县 (递铺镇) 南十六里,接余杭市界。历史上为江、浙间要隘。南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卷30: 建炎三年 (1129) 十二月癸未,“是日,完颜宗弼自安吉进兵过独松岭,叹曰:‘南朝
西晋武帝时分比景县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省广泽一带。南齐后废。古县名。西晋武帝时析比景县置。治今越南广平省洞海北。属日南郡。南朝宋后地入林邑国废。
即长安城北面东头第一门洛城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城乡高庙村北。《水经·渭水注》 曰:“洛门又曰朝门,一名高门。”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靖彝堡”条下:“中镇亦在县西南, 临中镇河, 明初置巡司于此。”后移巡司于大围山(今峨眉山市西南大为镇)。
东汉兴平二年(195)分乌程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三国吴废。古县名。东汉兴平二年(195年)析乌程县置,约治今浙江省湖州市西北。属吴郡。三国时废。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方舆纪要》卷67金堂县:古城河“在县(今成都市东北城厢镇)南。《志》云:旧自二江分流,由灌子滩径县东南之斜滩,会于金堂河”。
本翁牛特部,后金崇德元年 (1636) 建翁牛特左、右翼二旗,属内蒙古昭乌达盟。左翼旗驻绰克温都尔,后迁今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右翼旗驻哈特呼特朗,后迁今赤峰市西南老府镇 (西老府)。1914年划归热河
在今河北新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12新城县: 南里河在 “县东北二十里。《志》 云: 琉璃河支流也,与顺天府良乡县接界”。
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前666),楚伐郑,“诸侯救郑,楚师夜遁。郑人将奔桐丘”。即此。《水经· 洧水注》:“洧水自鄢陵东径桐丘南。”
南宋末置,属巴州。治所在今四川通江县东北九十里。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