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居延海

居延海

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弱水 (今额济纳河) 自张掖北流,至下游分为东河、西河等河,汇潴于此。《水经注》 卷40: 居延泽 “形如月生五日”。唐以后通称居延海。本为一湖,其后中段淤塞,遂成二泊。汉人称东、西居延海,简称东海、西海。蒙古语称东海为索果诺尔 (又作苏古诺尔),西海为嘎顺诺尔。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额济纳旗境内。汉代弱水(今额济纳河)下游分为东西两支,分别汇潴为泽,称居延泽。魏晋一名西海,唐后通称居延海。位于汉居延城东北和西北,狭长弯曲。后世湖面随额济纳河下游的改道而时有移动,且逐渐淤塞,元后分为亦集乃、哈班哈巴儿、塔剌失三海子。清以来分为两海,汉人称东西居延海,简称东海、西海,蒙古语称东海为索果诺尔(又作苏古诺尔),西海为嘎顺诺尔。居延,为西夏语,意为“沙丘中的湖泊”。嘎顺诺尔,蒙古语意为“苦海”。东、西居延海相距30千米。为著名的游移湖泊,均为弱水的尾闾湖泊。在断陷盆地基础上积水形成。1958年测得西居延海面积267平方千米,水深2米,蓄水量5.34亿立方米,湖水苦咸;东居延海面积35平方千米,水深2米,蓄水量0.7亿立方米,80年代初面积减为23.6平方千米,水质较好,水草丰美。因气候干旱,弱水流域沿途引水灌溉垦殖,入湖水量大减,1994年曾告干涸。


猜你喜欢

  • 普舍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新兴州。治所在普札龙城 (今云南玉溪市北十六里北城镇)。《元史· 地理志》: “普舍孙苴内附, 立本部为千户,十三年改千户普舍县。” 明洪武十五年 (

  • 房村驿

    明置,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五十里房村镇。《清 一统志·徐州府二》: 房村驿 “南岸主簿及把总驻此”。

  • 鹊头镇

    古称鹊头戍。唐置镇,属南陵县。在今安徽铜陵县北十里长江中鹊头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南陵县: “有鹊头镇兵。” 《元和志》 卷28南陵县: 鹊头镇 “在县西一百一十里。即春秋时楚伐吴,败于鹊岸是也。

  • 喳哩江

    又作查里江。即今缅甸境之萨尔温江。明、清称喳哩江。《方舆纪要》 卷119镇康御夷州: 潞江在 “州西七十里,亦曰喳哩江,与潞江安抚司接界处也。天启二年木邦兵据喳哩江,镇康酋闷枳奔姚关,姚关守备遣官抚之

  • 龙潭峡

    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清一统志·泽州府》:龙潭峡“在凤台县(今晋城市)东南九十里。有五股泉流汇于此,其下陡绝为龙潭”。

  • 金沙岭

    ①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13任丘县: 金沙岭,“以土阜参差而名,本无岭也。《志》 云: 岭回环断续,隐约蜿蜒,如见如伏,凡数十里。断处有细沙流出,如金星,因名”。②即金岭。今新疆天山

  • 鼠场汛

    清置,属归化厅。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东南百十里。清有外委驻守。

  • 兴势山

    在今陕西洋县东北二十里。亦曰兴势阪。山形如盆,外甚险,中有大谷。《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即此。古山名。又称兴势阪。在今陕

  • 苦竹隘

    亦作苦竹寨。南宋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关西第二道关隘上。《元史·宪宗纪》: 八年(1258) 十月,“帝驻跸剑门。戊子,攻苦竹隘”,即此。《方舆纪要》 卷68剑州: 苦竹隘,“ 《志》 云:在小剑

  • 宜伦县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 (980) 改义伦县置,为儋州治。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中和镇。熙宁六年 (1073) 为昌化军治。南宋绍兴六年 (1136) 改属琼州。十四年 (1144) 复为昌化军治。端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