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县
隋开皇九年 (589) 改岭山郡置,属简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一百里郁江南岸。十八年 (598)改为岭山县。
古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降岭山郡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郁江南岸。属郁林郡。十八年改为岭山县。
隋开皇九年 (589) 改岭山郡置,属简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一百里郁江南岸。十八年 (598)改为岭山县。
古县名。隋开皇九年(589年)降岭山郡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郁江南岸。属郁林郡。十八年改为岭山县。
1914年由豫东道改置,属河南省。治开封县(今河南开封市)。辖境约当今河南郾城、漯河、商水、项城、沈丘以北,荥阳、新密、禹州、襄城以东黄河南岸地区。1927年废。1914年6月由豫东道改名,治开封县(
明置,属南海卫。治所在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东莞守御千户所“在(东莞)县南东莞县旧城内。洪武二十七年置,有砖城,周三里有奇。环城为池,一名南头城,备倭指挥亦驻于此”。明洪武
在今陕西宁陕县。《清一统志·西安府三》:宁陕营“在宁陕厅南十五里老关口,嘉庆十九年建城,设参将驻守”。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置,驻老关口(即今陕西宁陕县)。设参将驻守。后废。
在今西藏丁青县境。为藏北三十九族中之二族。分上刚噶鲁族、下刚噶鲁族。清《西藏图考》卷5:“上刚噶鲁族百户一员,住牧吉楚地方。下刚噶鲁族百长一员,住牧吉楚地方。”
即肃慎。周秦时,生活在我国东北松花江、乌苏里江及黑龙江中下游地区。《史记·五本帝纪》:帝舜时,“北山戎、发、息慎、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之功”。又 《周本纪》: “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赂
元至元二十六年 (1289) 于洪农碌券甸置,属武定路。治所即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彝语 “碌” 为石头,“券” 为山梁,意即石头山梁。明属武定府。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为禄劝县。元至元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清光绪《广东图说》卷1:香山县海岸有“万顷沙”。沙湾水上承北江,东南流经此入海。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北。《汉书·地理志》上党郡高都县:“莞谷,丹水所出。”《水经·沁水注》:丹水“东南流,注于丹谷。……丹水又径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为河内,北曰上党,二郡以之分境。……丹水东
①西晋武帝时改军平县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先安县附近。隋废。②南朝梁置,属宁海郡。治所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东兴镇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属玉山州。贞观十二年 (796)
亦作戳儿河。即今内蒙古东北、黑龙江省西北之绰尔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绰尔河 “在齐齐哈尔城西北四百八十里。源出兴安岭,东南流经扎赖特旗地,流六百余里入嫩江”。嫩江支流。绰尔,蒙古语意为“发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