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门海
即今广东台山市与珠海市斗门县之间黄茅海。以在新会县崖门之南,故名。《清一统志·广州府一》: 海,“ 《旧志》: 新宁县西南二百里为寨门海。……大金门海迤北为铜鼓海,又东北即厓门海”。
即今广东台山市与珠海市斗门县之间黄茅海。以在新会县崖门之南,故名。《清一统志·广州府一》: 海,“ 《旧志》: 新宁县西南二百里为寨门海。……大金门海迤北为铜鼓海,又东北即厓门海”。
1929年11月由通河县析置,驻凤山屯(今黑龙江通河县西北凤山镇)。1933年伪满升为凤山县。1939年裁撤,并入通河县。1947年复改凤山县。1929年由通河县析置,治凤山屯(今黑龙江通河县凤山镇)
一作聂当谿、日噶牛、日噶努布宗。即今西藏曲水县东北聂唐。
在今河南县北。《方舆纪要》卷47县:汉堤“即汉永平中王景所治者,县有堤河,因此而名”。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北。《新唐书·地理志》蓟州渔阳郡: 洪水守捉,“又东北三十里有盐城守捉”。即此。②唐建。在今四川盐源县。《资治通鉴》: 唐开元十七年 (729),“嶲州都督张守素破西南蛮,拔昆明及盐城
亦作密占窝集。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清一统志·吉林一》:玛展窝集“在宁古塔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光绪《吉林通志》卷19宁古塔城:玛展窝集“密占河发源于此,密占、玛展声转字通,非两地也”。
1949年析合肥县东部地置,治所即今安徽肥东县 (店埠镇)。在安徽省中部、巢湖北岸。属合肥市。面积 2168 平方千米。人口110.2万。辖14镇、22乡。县人民政府驻地店埠镇。1949年析合肥县东部
即今安徽枞阳县治。《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枞阳城,“ 《城邑考》: 宋末桐城县移治枞阳镇,后又徙池之李阳河。元始还旧治。今仍为枞阳镇。明初置税课局于此”。清末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曾在此举行
班右乃班石之误。即布庆土司,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通天河南岸。
亦名江水祠。秦建,为祭祀江(今长江)神庙宇。在今四川成都市南。《汉书·郊祀志》:秦并天下“江水,祠蜀”。隋开皇三年(583)重建。《元和志》卷31成都县:江渎祠“在县南八里”。《寰宇记》卷72华阳县:
又名海涌山、武丘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七里。《越绝书·吴地传》: “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丘。……筑三日而白虎踞上,故号为虎丘。”《吴地记》: “虎丘山,避唐太祖讳改为武丘。” 《南史·何求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