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陵县
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洪湖市东北。三国吴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南朝宋属巴陵郡。西魏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洪湖市东北。属南郡。三国吴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仍属南郡。西魏废。
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洪湖市东北。三国吴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南朝宋属巴陵郡。西魏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洪湖市东北。属南郡。三国吴废。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置,仍属南郡。西魏废。
①在今河南新安县东。《水经·谷水注》:“谷水又东径函谷关南,东北流,皂涧水注之。水出新安县东南,流径毋邱兴墓东,又南径函谷关西。皂涧水又东流入于谷。”②一名黑涧水。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水经·洛水注》
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史记·魏世家》 《正义》: “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 又云: “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卫州,折东北入海,曲绕冀州,故言
①即万世郡。治所在万世县(今四川开县东北大进镇)。《寰宇记》卷137开州万岁县:“后周天和元年分巴东郡置万安郡,改巴渠为万岁(世)县,取县北有万岁谷为名。”②西魏恭帝元年(554)置,属潼州。治所在万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崇明州置,属扬州府。治所在东沙 (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八年(1375) 改属苏州府。永乐十九年 (1421) 迁县治于故城北十里秦家符。弘治十年 (1497) 改属太仓州
即今山西蒲县南之昕水河。源于县东北,南流至乔家湾西折入黄河。《方舆纪要》 卷41蒲县:第一河 “在县城西。源出赵城县之七佛峡,流经此,又西至大宁县界,入于大河。以山溪众水所宗,因名”。
唐代的部名。在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带。后属南诏通海都督。
亦作濛阳县。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雅安市西北。六年 (623) 废入严道县。
即揟次县。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三国志·魏书·张既传》 作且次。《资治通鉴》:魏黄初二年(221),凉州卢水胡等反,张既为凉州刺史,“胡七千余骑逆拒既于鹯阴口,既扬声军从鹯阴,乃潜由且次出武威,胡以为
又作都班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一百一十六里处。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①三国吴赤乌三年(240)改太末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龙游县。《元和志》卷26:“因县东龙丘山为名。”宝鼎元年(266)属东阳郡,后复为太末县。隋开皇九年(589)省。唐贞观八年(634)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