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巴楚县

巴楚县

1913年改巴楚州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即今新疆巴楚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3:巴尔楚克,“回语,楚克,全有也。地饶水草,故名”。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喀什地区。面积2.2万平方千米。人口38.8万。辖4镇、8乡和5县办农牧、林场。县人民政府驻巴楚镇。巴楚是“巴尔楚克”的简称。汉代称尉头,唐设尉头州。《新唐书·地理志》记:“尉头州,城名,‘据史德城’在赤河北岸孤山上”。即今称托库孜萨热依古城(也称唐王城)。清乾隆初期,巴楚始称“玛喇巴什”,1903年定汉语名为巴楚,维吾尔语仍用玛喇巴什。从此两个不同含义的名称沿用至今。清光绪九年(1883年)在此置玛喇巴什直隶厅,改属喀什噶尔道管辖。光绪二十九年直隶厅改设为州,州治迁至巴楚,即今县城。1913年巴楚州改为巴楚县,属喀什噶尔道。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1949年属喀什专区,1955年直属南疆行政公署,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1970年属喀什地区。主要河流有叶尔羌河。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主产棉花、小麦、玉米,特产蘑菇、甘草、罗布麻。矿产有铁、铜、钛、铅等。南疆铁路和315国道经此。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


猜你喜欢

  • 上庸县

    ①春秋楚置,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堵水北岸。《史记·张仪列传》:“(楚)靳向曰:秦王甚爱张仪而不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六县赂楚。”即此。秦属汉中郡。东汉建安末为上庸郡治。南朝梁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

  • 唐家会堡

    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七里唐家会村。《方舆纪要》 卷40河曲县 “杨免堡” 条: “ 《边防考》: 唐家会堡在县西北六十里,有唐家会渡,为官军往来津要。宣德二年置堡,万历十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当黄河渡口之

  • 尧山驿

    唐置,在今陕西蒲城县北。北宋废。唐置,在今陕西省蒲城县北。北宋废。

  • 敦化县

    ①五代晋天福初改郴县置,属敦州。治所即今湖南郴州市。后汉乾祐初复名郴县。②清光绪七年十二月 (1882年1月) 析宁古塔副都统辖地置,属吉林府。治所在敖东城 (今吉林敦化市)。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 黄栌岭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五十里。《北齐书·文宣帝纪》: 天保三年 (552),“冬十月乙未,至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明置巡司于此。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汾阳市西北。《资治通鉴》:南

  • 东泰州

    唐武德五年(662)置,治所在博城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辖博城、梁父、嬴、肥城、岱等五县。相当今山东泰安、肥城二市附近地。贞观元年(627)废。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博城县(今山东泰

  • 石牌塘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石碑村。清为石牌汛,设外委驻守。

  • 北桥镇

    ①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十六里北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上海县:“北桥镇在城西南三十六里。”1933—1944年和1948—1954年上海县两度迁治于此。②即今江苏吴县北北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 沈家集

    即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沈集镇。清嘉庆《荆门直隶州》卷7《集镇》:东南,“沈家集,六十里”。

  • 木来府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木来军民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景栋北部勐雷。泰定三年(1326)改木来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复为府。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