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东北三十余里向阳寨。《后汉书·高句骊传》: 建光元年(121),“夏,复与辽东鲜卑八千余人攻辽队,杀略吏人。蔡讽等追击于新昌,战殁”。即此。西晋属辽东国。东晋咸和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为金场,属邕州。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北右江下游。《元丰九域志》卷9邕州: 慎乃在 “州西北四百里”。邕州今南宁市。后废。
即弹筝峡。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三关口。《寰宇记》 卷33原州百泉县: 弹筝峡,“ 《水经注》 云: 泾水径都山, 山路之内, 常有弹筝之声,行者闻之,歌舞而去”。《
即今安徽泾县北太园乡。明嘉靖《泾县志》卷1:下坊镇在“县北五里”。清嘉庆《泾县志》卷2:下坊镇“在县北五里耿姥渡口,有河东、河西二处”。
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吐鲁番》:布干“在安济彦西南三十里。有城,周二里许。有泉,名哈毕尔噶”。
①一称新店汛。即今河南新县治。旧属光山县。清置汛于此。1932年置经扶县于此。1947年后为新县治。②一作大新店镇。即今河南郾城县西二十八里新店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 11: 同治四年(186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十里。《水经·渭水注》:“赤亭水出东山赤谷。”唐杜甫《赤谷诗》:“晨发赤谷亭,艰险方自兹。”即此。
在今陕西华县西南高塘镇高塘中学西侧。清代为玄君庙,后为高塘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 改为学堂,宣统元年 (1909) 改为高塘小学。1927年中共华县县委在此成立。1928年5—6月,中共陕西省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舆地纪胜》卷23饶州:阳府山“冬无积雪,凡物皆早”,故名。
亦名幽州。相当今北京市、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史记·五帝本纪》: “帝颛顼高阳者……北至于幽陵。” 《正义》: “幽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