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口关
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八十里。《清一统志·石阡府》:平水口关“在龙泉县西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22误作“牛水口关”。
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八十里。《清一统志·石阡府》:平水口关“在龙泉县西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22误作“牛水口关”。
南齐建,为祭祀蜀国先王蚕丛庙宇。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西南。《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蚕丛祠 “蜀王蚕丛氏祠也。今呼为青衣神,在圣寿寺…… 《南史》 齐永明间,始兴王萧鉴为益州刺史,于州园得古冢,有金
即博霍锡卡伦。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布加兹。
在今广西柳州市柳侯公园内。唐韩愈有 《柳州罗池庙碑记》。《明一统志》 卷83柳州府: 罗池 “在府城东。水可溉田。近有柳宗元祠,名罗池庙”。
即今安徽宣州市东南孙埠镇。清嘉庆《宁国府志》卷12宣城县:孙家埠“距城三十里”。江南铁路经此。
辽开泰元年 (1012) 改蓟北县置。与宛平县同为燕京析津府治 (在今北京城西南隅)。《辽史·地理志》: “以燕分野旅寅为析木之津,故名。” 金贞元二年 (1154) 改名大兴县。古县名。辽开泰元年(
即浪卡子宗。今西藏浪卡子县。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纳, 鼻也。城形如之, 土色白,故名。”
在今广东番禺市 (市桥镇) 北。《寰宇记》卷157广州南海县: “荔枝洲,上有荔枝,冬夏不凋。” 《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荔枝洲 “在南海东四十五里,周回五十里。(南汉) 刘氏创昌华苑于上”。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2天台县: 寒石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一名寒岩”。
①南朝梁天监中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衡山县东。隋开皇三年 (583) 属衡州,大业三年 (607) 属衡山郡。唐天宝八年 (749) 改为衡山县。②唐天宝八年 (749) 改衡山县置,属衡阳郡。治
亦作胶水江。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红河下游入海一段。《交趾总志》卷1:闷江“在胶水县,上接大黄江,下通海”。闷江入海处曰闷海口。《明史·张辅传》:永乐五年(1407),张辅军追黎季犛于“胶水县闷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