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江县

平江县

五代楚改昌江县置,属岳州。治所即今湖南平江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平江州。明洪武三年(1370)复改县,属岳州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东北部汨罗江流域,与湖北、江西两省交界。属岳阳市。面积 4118 平方千米。人口99.7万。辖15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汉昌镇。西汉为罗县地。东汉建安中孙权析罗县东境置汉昌县,治今安定镇金铺观,属长沙郡。三国吴黄龙元年(229年)改名吴昌县。南朝梁属岳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入罗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废罗县,为湘阴县地。景龙元年(707年)析湘阴县置昌江县,治今金铺观,后移治今大桥乡中县坪,属岳州。天宝初属巴陵郡,乾元初复属岳州。元和四年(809年)迁治于今汉昌镇。五代唐同光中因避讳改称平江县。“以诸水合流无奔溃得名”(明隆庆《岳州府志》)。《郡县释名》湖广卷上:平江县“郡志云:昌江、纯江诸水合流,至此无奔溃,始平而入江,故曰平江”。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州,属岳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降为县,属岳州府。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长沙专区,1952年属湘潭专区。1964年属岳阳专区,1968年属岳阳地区,1986年属岳阳市。地处湘东山地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全县总面积80%以上。汨罗江及支流两岸有谢江、木瓜水、仙江、钟洞水、黄金水、昌江流经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主要有大豆、油菜、小麦、麻、茶叶等。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50%以上,以松、杉、竹、油茶为主。盛产茶叶、蜂蜜和中药材白术。矿产有金、铅、锌、长石、花岗石、云母等。工业有农机、机械、机电、竹木制品、建材、棉织、制茶、酿造等。交通以公路为主,有106国道和平汝、岳平、长平、平修等干线。汨罗江通航。纪念地有平江起义旧址和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名胜古迹有梧桐山、道岩、杜甫墓。


猜你喜欢

  • 后秦

    十六国之一。公元384年羌族贵族姚苌称王,两年后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国号秦,史称后秦。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山西一部分地。417年为东晋刘裕所灭。共历三主,三十四年。

  • 三汊镇

    亦作三义镇。在今江苏淮阴市西三岔。明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中东部。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三汊埠,人口3800。因地处三条河流(东河、西河、外河)汇合处,故名。1899年

  • 兴化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兴化军置,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治所在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兴化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兴化军置,治所

  • 歌凤台 (臺)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大峨寺左。一名凤嘴石。相传为楚狂陆通隐居处。明弘治年间改今名。明王世性 《游峨眉山记》: “歌凤台云接舆避楚而隐地也。”

  • 巴水

    ①一名临水。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南及崇仁县境。《寰宇记》卷110抚州崇仁县:巴水“源出巴山,沿流合宝唐水”。《清一统志·抚州府一》:巴水“在崇仁县西南。……《县志》, 巴水出临川山,一名临水,其山最高,四

  • 南郢

    即郢。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纪南城。因位于楚国南境,故称南郢。即“郢(1)”。

  • 覃怀

    在今河南武陟县以西、孟县以东地区。《尚书· 禹贡》: “覃怀底绩。” 孔传: “覃怀,近河地名。”孔颖达 《疏》: “ 《正义》 曰,地理志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盖覃怀二字共为一地。”金履祥 《尚书

  • 纪城

    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安东卫镇。《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鄣”。杜注:“纪鄣,莒邑也。东海赣榆县东北有纪城。”《资治通鉴》:南齐建武二年(495),“青、冀二州刺史王

  • 武洛社

    即大泽矶社。今台湾省高雄县东北,旗山镇西南约六里武鹿。清乾隆间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卷2: 武洛社 “一名大泽机”。

  • 管家湖

    在今江苏淮安市西。《方舆纪要》 卷22淮安府: 管家湖 “在府城西望云门外。宋嘉定间,郡守应纯之言,本州向西一带,湖荡相连,可以设险,合别开新河一道,与运河接,取土填垒捍岸,则旧运河与湖通连,水面深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