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洋山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平洋山“在县东南六十里。旧有坑曰平洋坑,出银矿。其地去仙霞十五里而近浙、闽,诸盗常窥伺焉”。明时设兵戍守。
古山名。在今江西省广丰县东。旧有平洋坑,地产银,明时曾设兵戍守。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平洋山“在县东南六十里。旧有坑曰平洋坑,出银矿。其地去仙霞十五里而近浙、闽,诸盗常窥伺焉”。明时设兵戍守。
古山名。在今江西省广丰县东。旧有平洋坑,地产银,明时曾设兵戍守。
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方舆纪要》卷60洮州卫:纳怜站“在卫西。洪武十二年,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汪舒朵儿、瘿嗉子、阿卜商等叛,据纳怜七站,命沐英讨擒之。即此”。
唐天祐二年(905)改昭信节度置,治所在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东旧均县城)。三年(906)并入忠义军。唐方镇名。天祐二年(905年)以昭信军改名,治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同年改名武定军。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太原府一》:石壁寨“在交城县西北石壁山上。一岭孤高,下视沟谷,极为险峻”。
明崇祯三年 (1630) 置,属镇西卫。治所即今贵州清镇市西北鸭池乡。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废。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西北鸭池河,属镇西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入
即今广东郁南县南建城镇。明、清为西宁县治。《明史·地理志》 西宁县:“万历五年十一月以泷水县西山大峒置。”
亦作那口。春秋时楚地。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左传·庄公十八年》:“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杜注:“那处,楚地。南郡编县东南有那口城。”春秋权国都。在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
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北。 《方舆纪要》 卷105陵水县: 络营 “在县西北。 向设官兵, 防桃油、 信脉、 山涧、 打、 胡缠、 凡遐等村黎”。
在今贵州普安县西。《清一统志·兴义府》 “泥腊哨” 条下: “又西有板桥哨、革纳哨,皆戍守处。”
西魏恭帝二年(555)置,属和仁郡。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九十里。以平井盐井为名。北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