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墟
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南广平镇,接岑溪县界。清设外委戍守。
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南广平镇,接岑溪县界。清设外委戍守。
又作曲错、丘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六十四里处。藏语意为富裕。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①秦置,为云中郡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古城村西古城。东汉建安中移治今山西原平县西南,属新兴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入定襄县。②北周改太平县置,属长宁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隋废。
即今山西代县城。北魏明帝时,代县徙治于此。
①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清一统志·宁武府》: 骆驼山 “在偏关县东北七十里。相传明李文忠北征,尝憇兵于此”。②亦名鞍子山。即今内蒙古太仆寺旗东北滦河西之骆驼山。《明太祖实录》: 洪武三年 (1370)
一名古木、古牧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筑,即今新疆米泉县。清祁韵士 《西陲要略》卷2: “辑怀堡在巩宁城东四十里,为古牧地中营屯堡。” 宣统 《新疆图志》 卷79: 迪化县 “古牧地,旧为辑怀
①唐永淳元年(682)置,属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北宋开宝七年(974)废入南流县。②亦作宁人县。辽开泰六年(1017)置,属胜州。治所当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后改属云内州。金大定后废为宁仁镇
又作博尔济哈台。清雍正十三年(1735) 置,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头台镇。清西清《黑龙江外纪》 卷2: “乌兰诺尔站东到呼兰,雍正十三年设六台。” 其中有 “博勒集哈”。
春秋楚置,治所即今河南鹿邑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秦属陈郡。西汉属淮阳国。东汉属陈国。东晋咸康三年(337) 改为谷阳县。(苦gǔ) 古县名。春秋楚置,治今河南省鹿邑县
清雍正九年 (1731) 建,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 (街村)。因七世达赖喇嘛移居惠远庙,故建土城驻兵保护。
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之汤溪河。明嘉靖《云阳县志》卷上:东瀼水在“县东一里。自汉中万顷池出,经五溪巡司,云安盐场,入大江”。《方舆纪要》卷69云阳县:东瀼“在县东北,流入云安场,下流入江。以水在县东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