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延川县

延川县

隋改文安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元和志》卷3延川县:“取吐延川为名。”大业初属延安郡。唐属延州。宋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延安府。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北部、清涧河下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属延安市。面积 1941 平方千米。人口18.7万。辖8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延川镇。秦、汉时为高奴县地。北魏设安民县,西魏析安民县地于今文安驿置文安县及文安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文安县改名延川县,以境内吐延水(今清涧河)为名,安民县改名吉万县。大业元年(605年)废入上县。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安民县改为宏风县,神龙元年(705年)又改延水县。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延水县降为镇,辖地并入延川县,属延州,元祐四年(1089年)后属延安府。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5年6月工农红军进入后,曾设赤光、延水两县,1937年撤销并入延川县。1950年属延安专区。1958年撤销延川县,辖地并入延长县。1961年以原辖区复设延川县。1968年属延安地区。1996年属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区。清涧河及其支流永坪川斜贯县境。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黍、谷子、玉米为主。矿产有石油和煤。有水泥、农机、粮油加工等工业。渭清公路经此。古迹和纪念地有杨家圪台、太相寺和刘家渠。


猜你喜欢

  • 顺庆路

    元至元二十年 (1283) 升顺庆府置,属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南充县 (今四川南充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西充以南,至广安、邻水地区。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顺庆府。元至元二十年(12

  • 李旺堡

    亦名李庄堡。明置,属固原州。即今宁夏海原东北李旺镇。《清一统志·平凉府二》:李旺堡“在固原州北一百八十里。本朝置站于此。设千总驻防”。

  • 永绥县

    1913年改永绥厅置,属湖南辰沅道。治所即今湖南花垣县。1953年改名花垣县。旧县名。1913年由永绥直隶厅改置,治今湖南省花垣县驻地花垣镇。1953年更名花垣县。

  • 七甸铺

    即今云南呈贡县东北三十二里七甸乡。旧置哨。滇越铁路经此。

  • 学山

    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一里。《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高淳县: 学山 “学宫在其旁,因名”。

  • 安亭镇

    即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南安亭镇。明时设税课局于此。《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安亭镇“在县西南二十四里,与昆山县接界。以安亭溪而名”。在上海市嘉定区西南部。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

  • 古城屯

    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三十五里古城子。明《辽东志》卷3海州:东胜堡“堡南古城屯可按伏”。即此。

  • 郁 (鬰) 督军山

    又作於都斤山、乌德鞬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名见 《周书》、《隋书》、两 《唐书》之《突厥传》 及其他文献,为突厥、薛延陀、回纥可汗相继建牙之地。突厥文碑作Utukan(Otukan)。《新唐书·突厥传

  • 石门亭

    在今浙江青田县城西。《清一统志·处州府》:石门亭“在青田县治西。宋建。王安石记”。

  • 崇洛市

    即今福建建阳市东北四十里崇洛乡。明嘉靖 《建阳县志》 卷3: 崇洛市 “在洛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