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驿站。在今蒙古国南中戈壁省乌兰托沙兰加太。《经世大典·站赤》:“和林之南沙兰秃等六处马站,连年经值风雪,刍草不生。”为丰州(今呼和浩特东)通往和林的重要驿站。
又作栅城府。唐渤海国置,建号东京。治所在庆州(今吉林珲春市西南八连城)。大钦茂末年曾徙王都于此。辖境约当今吉林珲春市及俄罗斯大彼得湾北岸、朝鲜东北沿海一带。渤海通日本皆取道于此。辽废。又称栅城府。渤海
即春秋时棐林。在今河南新郑市东二十五里。《史记·魏世家》: “从林乡军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 集解: “徐广曰: ‘林乡在宛县。’”
清顺治初改天成卫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雍正三年(1725)改为天镇县。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此二岛。首见于 《太平御览》 卷787引 《元嘉起居注》,作阇婆洲。《宋书·夷蛮传》作阇婆婆达。《高僧传·求那跋摩传》 作阇婆。公元5世纪中期以后,同中
又作浿丘、沛丘。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左传》庄公八年(前686),“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杜注:“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古邑名。又作浿丘、沛丘。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左
一名和店。即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六十二里和孝镇。民国 《重修汝南县志》 卷2: 第九区有和孝店集。
明改元青州站置,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散三” 站。后废。
在今江西波阳县西南。《清一统志·饶州府》: 表恩山 “在鄱阳县西南四十里。滨鄱阳湖。每春水涨,则山在湖中”。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降南川县置,属渝州。在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舆地纪胜》 卷180南平军: 南川镇 “旧怀化军南川县,熙宁九年置南平军后废为镇。绍兴二十六年,准朝旨将本镇移税务在大綦市收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