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怀安县

怀安县

①三国吴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南一百里思怀。后废。东晋末复置。南朝梁改为怀泽县。

②三国吴分宛陵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四十里,一说在县东南百里。西晋属宣城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入宣城县。

③南齐改安怀县置,为东官郡治。治所在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隋开皇时废。

④唐开元十年(722)置,属庆州。治所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乡。《元和志》卷3怀安县:“古居近党项藩落,开元十年,检逃户初置,故以‘怀安’为名。”五代时废。

⑤唐末置,属新州。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南四十里怀安镇。辽属大同府。元属兴和路。明洪武初废,二十六年(1393)改置怀安卫。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复改为怀安县,属宣化府。民国初属直隶口北道。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1年迁治柴沟堡(即今怀安县)。1952年直属河北省。

⑥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析闽县敦业等九乡置,属福州。治所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北。咸平二年(999)移治淮安(今福建福州市西淮安)。明洪武十二年(1379)又移治今福州市。万历八年(1580)废,并入侯官县。


(1)古县名。(1)三国吴分宛陵县置,治今安徽省宁国市东南。属丹阳郡。晋改属宣城郡。南朝陈天嘉五年(564年)省入宣城县。(2)三国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南。属丹阳郡。后废。东晋复置。南朝梁改名怀泽县。(3)南朝齐以安怀县改名,治今广东省惠东县西北梁化。属广州。隋开皇时废。(4)唐开元十年(722年)置,治今甘肃省华池县西北怀安。属庆州。五代废。(5)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析闽县敦业等九乡置,治今福建省福州市西北。属福州。咸平二年(999年)移治今福建省福州市西淮安。元属福州路。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徙治今福州市。万历八年(1580年)废,并入侯官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西北部,西邻山西省。属张家口市。面积 1660 平方千米。人口24.6万。辖4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柴沟堡镇。唐长庆二年(822年)取“怀恩而安”意,改夷舆县为怀安县,治今旧怀安,属河北道新州。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废县置卫,治今怀安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复置县,属直隶宣化府。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1年与万全县合并,称万安县。1945年复设怀安县。1949年县人民政府迁今址。1952年划归河北省张家口专区,1959年属张家口市,1961年复属张家口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张家口市。地处洋河盆地西部,中低山、丘陵、盆地交错。洋河流经。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玉米、高粱、薯类、豆类。有刀具、化肥、水泥、啤酒等工业。京包铁路及110国道、张大等公路经此。古迹有昭化寺、汉墓群、明长城。


猜你喜欢

  • 思忠砦

    北宋政和中置,属观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境。宣和三年 (1121) 废。

  • 温宿府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改温宿州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阿克苏市。辖境相当今新疆阿克苏、温宿、拜城等市县及阿瓦提县部分地。1913年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升温宿州置,治今阿克苏市。辖

  • 墓口关

    明置,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 墓口关在 “ (金石番长官) 司西十五里”。

  • 烟霞山

    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北。《清一统志·永顺府》: 烟霞山 “在保靖县西二十里”。

  • 石门街

    ①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万年县:石门街“在县(今青云镇)东南。水陆俱接贵溪县之神前街,亦与余干、安仁接界。为盗贼出没处,有巡司”。②即今江西波阳县北石门街镇。西晋广晋县治此。后降

  • 正阳镇

    ①宋置,属颍上县。在今安徽颍上县东南七十里颍河入淮之口。因寿州(今寿县)有正阳镇在东,故此亦名西正阳。《方舆纪要》卷21颍上县:正阳镇,“所谓西正阳也,下临淮津。……上有刘备、关羽二城。蒙古将董文炳所

  • 尤溪

    闽江支流。在今福建省中部。上游湖头溪出大田县南,东北流至尤溪县北尤溪口入闽江。《明一统志》卷77延平府:尤溪“在尤溪县。洲多尤姓,故名”。《资治通鉴》:五代晋高祖天福七年(942),闽王曦与建州王延政

  • 石德铁路

    从今河北石家庄市至山东德州市。全长187.7公里。日伪于1940—1941年修筑。从河北省石家庄经衡水到山东省德州。全长180千米。1940—1941年日本侵华期间为掠夺山西煤炭而建。1980—198

  • 楚国

    ①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 (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浙江全境,河南东南部,山东南部,安徽淮河以北及东南部地区。西汉高帝四年 (前203) 为刘邦所灭。②西汉高帝五年 (前202) 封

  • 周畿内国。姬姓。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南。《春秋》: 庄公元年 (前693),“夏,单伯送王姬”。十四年 (前680),“夏,单伯会伐宋”。杜注: “单伯,天子卿也。单,采地。伯,爵也。王将嫁女于齐,既命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