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水河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25辽东都司: 急流河 “源出万松山,南流经广宁前屯卫五十里入海”。《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急流河 “在宁远州西南。…… 《通志》: 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源出五指山,东南流入海,俗名老军屯河”。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25辽东都司: 急流河 “源出万松山,南流经广宁前屯卫五十里入海”。《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急流河 “在宁远州西南。…… 《通志》: 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源出五指山,东南流入海,俗名老军屯河”。
西汉初置,属内史。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阳平河入黄河处西岸。建元元年 (前140) 改为湖县。
北宋置,属建昌县。在今江西安义县东三十里。明属安义县。《明一统志》 卷52南康府: 娉婷镇“唐仙女吴彩鸾曾舞鹤于此,故名”。古镇名。北宋置,在今江西省安义县东。
北宋淳化元年 (990) 置,治所在大庾县(今江西大余县)。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上犹水流域。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为南安路。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分虔州置,治大庾县(今江西大余县)。属江南西
唐于营州东北置,属师州羁縻州。神龙中寄治于良乡县之故东闾城(今北京市房山区境)。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三年(629年)以室韦、契丹部落置,侨治营州(治今辽宁朝阳市)境内废阳师镇。以阳师水得名。武周万岁通
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降英德路置,属江西行省。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及翁源县地。大德四年 (1300) 复改英德路。至大初又降为英德州。明洪武二年 (1369)改
即今河北武邑县东北四十八里马回台乡。明嘉靖《冀州志》武邑县地理图:东北有马回台集。
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五里。明嘉靖 《兰阳县志》 卷9: 韩陵城 “在县治东北五里宋养马圈。原有城池,俗呼为韩陵圈子。元至正十七年迁县治于此。洪武元年因地狭,始迁今治。正德五年黄河水淤平”。
即抚顺支线。自辽宁沈阳南苏家屯至抚顺。
即今陕西临潼县西斜口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零口镇” 条下: 斜口镇 “在 (临潼) 县西四十里”。
在今贵州黄平县南。为清水江别名。《方舆纪要》 卷121兴隆卫: 重安江在 “卫南三十里。源出苗境,两山夹岸,水深莫测,当滇、贵驿道,维舟为渡。又南入清平县 (今凯里市清平镇) 界,而为舟溪江。下流入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