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成安县

成安县

①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东汉废。

②北齐置,属清都尹。治所即今河北成安县。北周属魏郡。唐属相州,天祐二年(905)改名斥丘县。五代唐复名成安县。北宋属大名府。金属洺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入滏阳县。后复置,属磁州。明属广平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南。属河南郡。东汉建武二年(26年)后废。(2)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杞县东。属陈留郡。东汉废。(3)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民权县东北。后废。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复改考城县置,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改为考城县。(2)今县名。在河北省南部。属邯郸市。面积485平方千米。人口36.5万。辖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成安镇。春秋为晋乾侯邑。战国赵王歇封陈余为成安君,遂有成安名;一说因其地多斥卤,取“治成而民安”之意而名。秦属邯郸郡。汉置斥丘县,治今县东南,属魏郡。东魏斥丘县省入临漳县。北齐析邺县(原名临漳县)置成安县,治今临漳县西南邺镇,后移今址,属清都尹。隋先属相州,后属魏郡。唐天祐二年(905年)更名斥丘县,属相州。五代后唐复名成安县。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洹水县省入。金属洺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成安县省入滏阳县,旋复置,属广平路磁州。明洪武初废成安县,四年复置,属广平府。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邯郸专区,1949年成磁县并入,1958年并入磁县,1961年复设成安县。1968年属邯郸地区。1993年划归邯郸市。地处河北平原南部,地势低平。西部有黄河故道,中东部有漳河沙丘带四条。属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为国家优质棉出口基地县。有纺织、电子、机械、化工、服装加工等工业。邯常铁路及邯大、峰大、成肥等公路经县境。古迹有凤凰台、二祖塔、赵长城遗址等。


猜你喜欢

  • 百家坪

    即柏家坪。今湖南宁远县北五十六里柏家坪镇。《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下灌市”条下作百家坪。

  • 苏门峰

    亦作苏门哈达。在今河北康保县北。清为内蒙古察哈尔左翼镶黄旗驻地。

  • 广南路

    北宋开宝中置岭南转运使,又称广南路。治所在广州(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及海南三省区。端拱元年(988)分置广南西路、广南东路。又称岭南路。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置,治广州(今广东广州市

  • 仵城县

    ①唐武德二年(619)改伍城县置,属汾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六十里。后属慈州。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废。②金兴定五年(1221)升隰川县午城镇置,属隰州。治所在今山西隰县南四十五里午城镇。元初废。

  • 八里水铺

    即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北八里水镇。清道光《遵义府志》卷6遵义县:八里水在“城南三十里”。

  • 朱䳒县

    亦作朱鸢县。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快州附近。《水经·叶榆水注》:“江水对交趾朱䳒县,又东径浦阳北。”即此。唐属交州。唐末废。

  • 故尉城

    在今湖南望城县西北。《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故尉城,在县西北七十里。孙权以程普为长沙县西部都尉,以防关羽,因立此城。”

  • 旧州江

    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 为钦江支流。《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旧州江“在灵山县西六十里。源出流洞山, 西会南岸江, 入钦江, 注于海”。

  • 怀宁寨

    北宋置,属延川县。在今陕西子洲县南淮宁湾乡附近。金正大三年(1226)升为怀宁县。

  • 泞泉

    在今江西宜春市北。《明一统志》 卷57袁州府: 泞泉 “在府城北三十里。溉田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