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承天山

承天山

在今山西平定县东北。《清一统志·平定州》: 承天山 “在州东八十五里,即宋之承天军也。山形峭拔,有唐裴度、韩愈题名石壁。上即承天寨,山半为老君洞”。


又称紫金山。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娘子关城西。海拔879米。即唐、宋之承天军所在地。山形峭拔,为太行、恒山之界。有唐裴度、韩愈题名。石壁洞门左有唐大历二年(767年)修承天军碑记。


猜你喜欢

  • 雹泉

    即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四十里雹泉镇。《方舆纪要》 卷35安丘县: 雹泉 “自石罅中涌出,绵绵不绝,东流入潍水”。1943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邱南县治此。集镇名。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属管公镇。人口4500。为

  • 泰陵

    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南,接武功县界。②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三十里金粟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奉先县:“泰陵在东北二十里金粟山。”③为明孝宗朱祐樘之陵。在今北京市昌平

  • 北路左翼末旗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戈壁省满达赫一带。

  • 彰县

    ①北魏改新漳县置,为番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二十里水磨关南二里水寨城 (俗称白虎城)。隋开皇中废。②北魏景明三年 (502) 改鄣县置,为广宁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西魏为广安郡治。北周

  • 偏路

    即自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行,过秦岭,沿丹水,至今河南西峡县之道路。沿途设驿站。《新唐书·地理志》: 商州 “贞元七年,刺史李西华自蓝田至内乡开新道七百余里,回山取途,人不病涉,谓之偏路,行旅便之”。《舆程

  • 洋水镇

    北宋熙宁二年 (1069) 改洋水砦置,属彭水县。在今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龙洋乡(洋水桥)。古镇名。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改洋水寨置,在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

  • 勇士城

    一名苑川城。东晋太元十年 (385),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筑,为都城。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晋书·乞状国仁载记》: “筑勇士城以居之。” 即此。

  • 通谷水

    即灌水。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潼水。《水经·河水注》: 灌水 “出松果之山,北流径通谷,世亦谓之通谷水,东北注于河”。

  • 射陂

    即今射阳湖。在今江苏淮安、宝应、建湖三市县间。《汉书·广陵厉王胥传》: “相胜之奏夺王射陂草田以赋贫民。” 注: “张晏曰,‘射水之陂,在射阳县’。”即射阳湖。古湖名。在今江苏省北部里运河与串场河之间

  • 济宁道

    1914年由岱南道改置,属山东省。治济宁县 (今山东济宁市)。辖境约当今山东莒县、莒南、临沭以西,菏泽、郓城、嘉祥、汶上、宁阳、泗水、平邑、蒙阴、沂源、沂水以南地区。1925年撤销,分置兖济、琅玡、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