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斜谷

斜谷

在今陕西眉县西南。即褒斜道之东口。《续汉书·郡国志》: 武功县有斜谷。《三国志· 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六年 (228) 春,“杨声由斜谷道取郿”。十二年 (234) 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皆此。《清一统志·凤翔府一》 引 《郿县志》: “斜谷在县西南 三十里,入谷口二百二十里抵凤县界,出连云栈,复百五十里出谷,抵褒城,长四百七十里。” 谷口有斜谷关。


猜你喜欢

  • 下虒聚

    即今山西襄垣县西北虒亭。《汉书·地理志》:上党郡铜鞮县有下虒聚。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虒亭镇。《汉书·地理志》:“铜鞮有上虒亭、下虒聚。”即此。

  • 焦作市

    1945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修武县析置,治所即今河南焦作市。1946年撤销。1949年设置焦作矿区 (县级),属平原省。1952年划归河南省。1956年复设焦作市。在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南濒黄河。

  • 苦菜山

    一名黄城山。在今河南叶县西南。《水经·��水注》: “叶县有方城。 郭仲产曰: 苦菜、 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苦城即黄城也。”

  • 江峡

    即长江三峡。指今四川奉节县至湖北宜昌市间之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周书·陆腾传》:“天和初,信州蛮、蜑据江峡反叛,连结二千余里, 自称王侯,杀刺史守令等。”又《蛮传》:“屯据三峡,断遏水路,荆、蜀行人

  • 蒲窝汛

    即今云南腾冲县东南七十三里蒲川乡。清有千总外委驻防。

  • 怀安镇

    金改淮安镇置,属合水县。即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怀安乡。

  • 回获县

    西汉置,属北地郡。当在今甘肃庆阳地区。东汉废。

  • 盔山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西三里。《方舆纪要》 卷121清平县: “盔山在县 (今炉山镇) 西三里。形如覆釜。一名锅底山。”

  • 虎渡桥

    又名江东桥。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相传初建时,桥基屡建不稳,偶见有虎负子渡江,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桥基遂固。故又名虎渡桥。《清一统志·漳州府》: 虎渡桥 “在龙溪县东四十里,

  • 若邪山

    一作若耶山。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四十四里化山。越王勾践曾移葬其先君夫镡冢于此。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分道击东越,一军出若邪。《三国志·吴书·刘繇传》 裴注: “山阴县民去治数十里有若邪中在山谷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