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江

昌江

①一名大河。又名北河。即今江西东北部昌江,为鄱江北源。《寰宇记》 卷107浮梁县: 昌江“在县南。水西流会诸溪水入鄱江”。

②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南之昌化江。《方舆纪要》 卷105昌化县: 昌江在 “县 (治今昌城镇) 南十里。源出五指山,西北流汇群川水,至县东南侯村,分南北二流: 南江西流,经赤坎村而南出,会海潮成港,一名南崖江,又名三家港; 北江北流,绕县南,又西流至泥浦,与潮水会而成港,一名北港,并入于海”。

③即巫溪水。今四川巫溪、巫山两县境之大宁河。《明史·地理志》 大宁县: “又有马连溪,亦曰昌溪。” 《清史稿·地理志》 巫山县: “巫溪水一名昌江,自大宁入,东南流入大江。”

④即今越南北部之沧江 (商江)。《明史·安南传》: 永乐四年 (1406),张辅等讨安南,“师次芹站,遂造浮桥于昌江以济”。《方舆纪要》 卷112安南谅江府: 昌江 “府南七十里保禄县南。源出府西北山中,下流合市桥江。有昌江市”。


(1)鄱江北源。在江西省东北部。源出安徽省祁门县东北部大洪山南麓,西南流经江西省景德镇市,到鄱阳县姚公渡和乐安江汇合为鄱江,入鄱阳湖。长267千米,流域面积 7000 平方千米。祁门以下可通航。富水力资源,建有多座小水电站。(2)即“昌化江”。


猜你喜欢

  • 曾城

    在今江西都昌县境。南朝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 《游斜川》 诗序云: “临长流,望曾城。”在今江西省都昌县境。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游斜川》序:“临长流,望曾城。”即此。

  • 辟土城

    在今山东莒县西南二十五里五花营。西汉元朔二年 (前127) 封城阳共王子壮为辟土侯,即此。《水经·沭水注》: 葛陂水 “发三柱山,西南流径辟土城南,世谓之辟阳城”。

  • 北门渡

    在今贵州湄潭县北。《清一统志·平越州》:北门渡“在湄潭县北。为龙泉、婺川要道”。

  • 清海军

    ①唐、五代方镇。唐乾宁二年 (895)以岭南东道节度使改名,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 (除连州、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外) 及海南省。北宋初废。②唐置,属恩州。在今广

  • 九峰隘

    在今浙江泰顺县东与苍南县接界处。《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九峰隘在“县东南百六十里,平、泰二邑往来之咽喉也”。

  • 白官屯

    即今河北丰润县西三十里白官屯镇。清于此设堡。

  • 凤羽山

    即今云南洱源县西南罗坪山。《明一统志》卷86大理府:凤羽山“在浪穹县西南三十里。旧名罗浮山。相传蒙氏细奴逻兴时,有凤翔于此,故名凤羽。后凤死,每岁冬众鸟哀吊其上,故又名鸟吊,至今土人于鸟来时举火取之,

  • 揭职国

    在今阿富汗西北。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卷1: 揭职国 “东西五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四五里。……东南入大雪山”。

  • 鄂托克赛里河

    即今新疆温泉县西南之沃托格赛尔河,为博尔塔拉河支流。《清一统志·伊犁》: 鄂拓克赛里河 “在伊犁北。源出博罗和洛山,西北行一百里。又西北一河,源出罕哈尔察海山,东南流。二河汇而东流三十里为博罗塔拉河”

  • 罗博县

    元置,属定远府。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北。后废。古县名。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