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普陀山

普陀山

①或作补陀落迦山。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莲花洋中之普陀山。宋 《宝庆四明志》 卷20昌国县: “普陀洛迦山在东海中,佛书所谓海岸孤绝处也。” 今系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陀洛迦”,梵文意为 “小白花”。

②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北。清雍正 《惠来县志》卷3: 普陀岩山 “在县西北十里,五朝山之西。两石夹峙,岩祀普陀佛。……前后荔枝百株,实颇佳”。


(1)在浙江省舟山市,是舟山群岛属岛。岛呈狭长形,南北纵长6.7千米,东西横宽4.3千米,面积11.68平方千米。山体大部分为花岗岩构成。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1.3米。据《普陀山志》载,五代梁贞明二年(916年),日僧慧锷自五台山请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山为大风所阻,居民张氏舍宅为院于双峰山下,号“不肯去观音院”。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将普陀山佛教各宗统一归于禅宗。嘉定七年(1214年),又规定该山以供奉观音为主。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历朝相继兴建寺院,曾一度有寺院、庵堂和茅篷228个,僧尼4100多人。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中国清代建筑群的典型。岛上有千步沙、潮音洞、梵音洞、南天门、西天门等风景点20余处,幽洞奇岩,海景变幻。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里公园中心。西麓元风洞,又叫玄风洞、芫荽岩,洞内凉风习习,炎日消暑。洞北为普陀门,右侧护碑亭中有唐书法家颜真卿所书“逍遥楼”碑,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和明包裕的《重修广西省城碑记》等珍贵碑刻。山有普陀石林、观音洞、普陀岩、玄武洞、摘星亭等胜景。

普陀山千步沙·百步沙


猜你喜欢

  • 湖镇市

    即今浙江龙游县东湖镇。《方舆纪要》 卷93龙游县: 湖镇市在 “县东三十里。路出兰溪,有湖镇巡司,明初置”。

  • 赵伊镇

    清置,属永济县。即今山西永济市。1949年永济县移治于此。

  • 牛心顶子

    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牛心顶镇。《清史稿·地理志》 海龙府:“牛心顶子至郭大桥入吉林磐石。”

  • 戛鲁第卡伦

    亦名大西沟。清乾隆十九年 (1754)所设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北大西沟。光绪 《山西通志》 卷44: 戛鲁第卡伦“在 (归化) 城西二百里。……当在 (萨拉齐) 厅东北大西沟”

  • 白塔店

    即今河北徐水县北二十里白塔铺。《方舆纪要》卷12安肃县:白塔店,“其地有白浮图,因名”。

  • 渫水

    俗名铁水河。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为九澧之一。源出石门县西北龙门洞,东南流合诸水,至县西注于澧水。《水经· 澧水注》: 渫水 “出建平郡,东径渫阳县南……渫水又东注澧水,谓之渫口”。曾称铁水河。澧水支流

  • 孙生镇

    北宋置,属夏津县。即今山东夏津县北三十里新盛店镇。隋开皇末尝置夏津县于此。古镇名。在今山东省夏津县北。金属夏津县。

  • 汉复县

    三国蜀汉置,属涪陵郡。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八十里龚滩镇。一说在今贵州务川县东北洪渡。南朝宋元嘉后废。古县名。三国蜀置,治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属涪陵郡。晋为涪陵郡治。南朝

  • 院西口河

    在今河北安平县北。《方舆纪要》 卷14安平县: 院西口河在 “县北二十五里。其西通博野县沙河、滋河、唐河,三水分流经此入饶阳县界,注于滹沱。今废”。

  • 黄江

    亦作大黄江。指今越南红河下游,河南宁省北面之红河。《明史·安南传》: 永乐七年 (1409),张辅等讨简定,“由黄江、阿江、大安海口至福成江,转入神投海口,尽去贼所树桩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