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夏至战国的诸侯国。商、周甲骨、金文作曾,古文献作缯或鄫。《史记·夏本纪》: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 用国为姓, 故有……��氏、 缯氏。” 商时为方国。甲骨 卜辞有 “王次于曾” ( 《甲骨文合集》 6350、7353)。地在商王国的南方。《合集》5504辞云: 商王 “立事于南”,而有曾相从。西周末年随申侯攻杀周幽王,《史记·周本纪》: “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 今湖北随州市一带,多处发现战国时期有铭文的曾国青铜器,其中最著名的是1979年在随县城 (今随州市) 西擂鼓墩发现战国初年的曾侯乙墓,出土七千余件随葬品,铜器铭文中多有 “曾侯乙作时 (持)” 的文字,是战国曾国国君之墓,说明曾国的都城在今湖北随县境内。


古国名。西周至战国时诸侯国。姬姓。西周称缯或鄫。春秋战国不见文献记载。据铜器铭文,当时称曾。又以多处发掘出曾国文物,断定其国于西周末春秋初,主要活动在今河南省南阳盆地南部。后楚向北扩展,曾从湖北省谷城县太平店向东南进入随枣走廊,经枣阳市、茶庵而东至随州市西南、京山县东北。战国楚惠王时(前488—前432),曾国都西阳(今河南光山县西南)。后当亡于楚。一说以为曾国即随国,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因其地发现曾国君墓,断定西阳也在其附近,曾、随乃一国两名。


猜你喜欢

  • 风琶部

    宋代黎州诸少数部落之一。在今四川昭觉县南。《宋史·蛮夷传四》:黎州诸蛮“风琶部在州西南一千一百里”。

  • 宗居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西宗州治。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贞观十一年(637) 为宗州治。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祥云县东南云南驿。为西宗州治。贞观十一年(

  • 神羌堡

    在今山西临猗县东北。《清一统志·蒲州府 一》: 神羌堡 “在猗氏县东北十五里峨嵋坡。汉邓禹围安邑,定河东,屯兵于此。上有高密侯庙”。

  • 都兰县

    1930年置,属青海省。治所在都兰寺(今青海乌兰县东北)。1932年迁至希里沟 (今乌兰县驻地)。1951年迁驻香日德 (今都兰县西南)。1959年迁察汗乌苏 (今都兰县)。在青海省中部、布尔汗布达山

  • 通贤场

    又名国清寺场。即今四川安岳县北四十里通贤镇。清道光 《安岳县志》 卷7: “有场曰通贤,盖以溪名之也。”

  • 桃花坞

    ①在今江苏吴县城西北隅。《清一统志·苏州府一》 “桃花坞” 条引陈沂 《南畿志》: “桃花坞在阊门内北城下。宋时为枢密章楶别业。后为蔬圃。明唐寅于此地筑桃花庵。”②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唐李白有 《忆秋浦

  • 一作庞。在今湖南衡阳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 《集解》: 徐广曰: 庞一作宠。《正义》 其地以为 “近长沙、潭、衡之境”。即“庞(1)”。

  • 僰溪

    ①亦名綦江、夜郎溪。即今四川綦江县之綦江。《元和志》 卷30南州南川县: “僰溪水,在县南四十步。” 《寰宇记》 卷122南川县: 僰溪水 “南自废丹溪县来,北流经县东南四十步,又北入渝州江津县界”。

  • 桓都县

    唐渤海国置,为桓州治。治所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通沟村。辽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吉林省集安市西通沟。为桓州治。辽废。

  • 白海子

    ①即察罕脑儿。今河北沽源县北囫囵诺尔。金代称白泺,元代称白海、察罕脑儿。金世宗建避暑宫景明宫、元世祖建察罕脑儿行宫(又称白海行宫)于其地。②蒙古名插汉脑儿,今内蒙古阿巴嘎旗南查干诺尔(又作库尔查干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