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朗噶孜

朗噶孜

即浪噶子。今西藏浪卡子县。清松筠《丁已秋阅吟·朗噶孜》 诗注: “朗噶孜本名那噶尔孜。”


见“浪卡子县”。


猜你喜欢

  • 亟墨国

    唐西域国名。都城在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一说在今阿克苏市。《新唐书·西域传》: “跋禄迦,小国也,一曰亟墨,即汉姑墨国,横六百里,纵三百里。风俗文字与龟兹同,言语少异。”

  • 声口溪

    即今浙江开化县西南池淮溪。《方舆纪要》卷93开化县:声口溪在“县西二十里。其上流为池淮溪……池淮溪又东为声口溪,复东南流十五里注于金溪”。

  • 宛水

    即菀水。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6浚县: 宛水在 “县西南六十里。《水经注》: 淇水南历枋堰,又东有宛水合焉。其上流有五水分流,世号五穴口。今并为二水,一为天井沟,一分为蓼沟,东入白祀陂,又

  • 封谷

    即封陵。战国魏邑,后入秦。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一带。

  • 宜伦县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 (980) 改义伦县置,为儋州治。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中和镇。熙宁六年 (1073) 为昌化军治。南宋绍兴六年 (1136) 改属琼州。十四年 (1144) 复为昌化军治。端平二

  • 望仙台 (臺)

    ①西汉筑,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寰宇记》 卷6陕州陕县: 望仙台 “在县西南十三里。汉文帝亲谒河上公,公即上升,故筑此台以望祭之”。②在唐长安城 (今陕西西安市) 南。《资治通鉴》: 唐会昌五年 (84

  • 铁索箐

    ①即今云南宾川县南三十里铁城。《方舆纪要》 卷116大姚县: 铁索箐 “在县西北。逶迤千里,山河水隈,谿径深险,夷人每聚于此,恃险出没,剽掠几百余年。万历初,铁索箐力些夷叛,抚臣邹应龙讨之,七十二村悉

  • 大帽山

    ①即今江西寻乌县东南大望山。《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长宁县:大帽山在“县南二百里,与广东程乡、平远、和平、兴宁、龙川等县接壤。山绵亘数百里。中有老虎隘,林木深阻,鸟道三十里,群盗窟其间,多历年所。《志

  • 黄华城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东北。《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 十一月,西魏于谨率军伐梁,“魏军至黄华,去江陵四十里”。在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资治通鉴》:南朝梁承圣三年(554

  • 洮江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三江府。治所在山围县 (今越南北部永富省临洮)。辖境相当今越南永富省西北部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