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纳
即今云南永胜县西南期纳镇。《清一统志·永北厅》 “黄草坡哨” 条下: 又有 “片角、期纳等铺,旧有兵戍守”。彝语 “期” 为肥沃,“纳” 为地方,意即肥沃的地方。
即今云南永胜县西南期纳镇。《清一统志·永北厅》 “黄草坡哨” 条下: 又有 “片角、期纳等铺,旧有兵戍守”。彝语 “期” 为肥沃,“纳” 为地方,意即肥沃的地方。
从今山西运城市至茅津渡 (今平陆县南)。为同蒲铁路支线。抗日战争前建成。
五代梁开平二年 (908) 吴越改唐山县置,属杭州。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九十八里昌化镇。五代唐同光初复名唐山县。古县名。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改唐山县置(一说改名吴昌县),治今浙江省临安市西昌化镇
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高疃镇。旧属福山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福山县西南有高疃。民国 《福山县志稿》 卷1 《镇集》: 高疃集 “在县 (治今福山镇) 西南三十五里”。
清乾隆时建,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内。《清一统志·承德府一》:文津阁在“山庄千尺雪之后, 卜高明爽垲,用浙江范氏天一阁之式,建为高阁,收藏四库全书,高宗纯皇帝御题曰文津阁”。
①传说中东方荒远之国。《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 日下,谓之四荒。”邢昺《疏》:“日下者,谓日所出处其下之国也。”②都城的别称。即以帝王比日,故称帝王所居之都城为日下。清朱彝尊《日下旧闻》
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五十二里大散岭上。当秦岭孔道,扼川、陕交通咽喉,为古代军事要地。《后汉书·顺阳怀侯嘉传》: 建武二年 (26),延岑引兵 “北入散关,至陈仓,嘉追击破之”。李贤注: “散关,故城在今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长江南岸。《晋书·刘牢之传》: 东晋元兴初,“ (刘) 敬宣劝牢之袭 (桓)玄,犹豫不决,移屯班渎”。《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班渎在新洲西南。”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长江南岸一带。东晋元
①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辽代创建。明初塌毁,成化二年(1466)重修,改名慈仁寺。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现寺内存有明成化二年御制碑和清乾隆二十一年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
①即布库哩山。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长白山东赤峰。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2:“又正东与长白山相距只六十里者则有红土山。”山西北有布尔湖里池,旁有天女浴池碑。相传此为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氏先世神女浴处。②在
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南朝梁天监二年(503)筑。《寰宇记》卷16临淮县:沥桥城,“梁戍城。在徐城县西南二十五里……南临沥水桥,因以为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南临沥水桥。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筑,并